專訪合肥市市長羅云峰:“合肥制造”突圍有何秘訣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提升產業“含科量”“含智量”“含綠量”
又到全國兩會時間。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既是集思廣益、共商國是的平臺,也是了解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及未來規劃的窗口。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站在這個特殊年份的特殊時點環顧當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向前,時代議題既顯宏大又顯精微:繼續增長的動力來自何方?高質量發展何以破題?如何培育新質生產力?怎樣用好改革關鍵一招……
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城市對發展議題的謀篇布局,也勾勒出未來中國的輪廓。值此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每日經濟新聞·城市進化論特別推出“市長城勢觀“系列報道,探尋城市成長脈絡,凝結未來發展信心。
實體經濟是強國之本、興國之基。發展實體經濟,就要不斷推進新型工業化、提高制造業水平。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列入2024年的任務,作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
得益于堅持實施工業立市、制造強市戰略,2023年,合肥市工業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6%,居萬億城市第三。
“近年來,合肥始終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主動融入全國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提升產業的‘含科量’‘含智量’‘含綠量’,努力在制造強國中貢獻更多合肥力量?!比珖鴥蓵陂g,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長羅云峰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城市進化論專訪,解讀了合肥工業發展的“穩”與“進”。
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長羅云峰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結構優化,“合肥制造”向中高端邁進
工業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導向,既發力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光伏電池‘新三樣’,也不忘新型顯示、智能家電、高端裝備等傳統優勢產業。”羅云峰說。新舊并舉,筑牢合肥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雄厚底氣。
近年來,合肥以“鏈長制”為抓手,打造“6+5+X”集群體系,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接近六成,新能源汽車、光伏、新型顯示、智能家電、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六個千億級產業拔節壯大。
其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首位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實現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三位一體”布局,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74.6萬輛、同比增長1.4倍,居全國城市前三位。
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勢頭下,如今在合肥,有一批具有國內乃至國際競爭力的制造企業正拔地而起,推動“合肥制造”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合肥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 圖片來源:新華社
合肥市創新實施百億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規上工業企業三大培育行動,建立健全重點企業服務包保機制,截至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突破2600家,新增百億元企業5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8家,上市企業總數達到83家。
羅云峰回顧,過去三年,合肥市場主體出現了“平均每天凈增國家高企5家,每周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每月新增上市或過會企業1家”的旺盛發展活力。
羅云峰介紹,2023年,合肥市還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機遇,高質量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新能源汽車展等高端制造業展會,加快“創投城市”建設,迭代“以投帶引”打法,累計招引產業項目近千個、協議引資額超5000億元。
隨著中創新航、長鑫等5個百億產業項目開工,大眾安徽、比亞迪等5個百億項目建成投產,精準招引推進了有效投資的合理增長,工業投資總量同比實現2位數增長。
那么,合肥戰新產業蓬勃發展的秘訣是什么?
“新型工業化‘新’在科技進步,‘新’在創新驅動。工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創新活動蕞活躍、創新成果蕞豐富、創新應用蕞集中、創新溢出效應蕞強的領域?!绷_云峰說,合肥深入提升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加快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將科技創新的優勢加速轉變為產業發展的勝勢。
“高端化”體現在什么地方,羅云峰給每日經濟新聞·城市進化論舉了一個例子——國家通用機械基礎件創新中心,這是合肥第二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他們研制的特種閥門、壓力容器、風機等基礎零部件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已在超高壓泵機組、水下機器人切割裝備等關鍵設備中使用。近期,這個創新中心正組建省基礎元器件聯盟,向產業鏈逐步開放基礎研究、樣品試驗、中試線等平臺能力。
不只這一個創新中心,合肥還有一大批高能級創新平臺,正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截至目前,合肥已經獲批2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居全國城市第二位;獲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13家、57家,均居國內城市前五位。
這些創新平臺帶動合肥市規上工業、制造業研發投入強度已達1.99%、2.29%,均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
“智能化”又如何體現,羅云峰首先提到了“燈塔工廠”。加上去年12月世界經濟論壇(WEF)蕞新的評選結果,全球“燈塔工廠”已累計達到153家,位于中國的工廠數量達到63家。其中,合肥共有5家,總數居全國第二位。“‘第二’的位次來之不易,充分反映出合肥在制造業領域的實力和競爭力?!绷_云峰說。
其實,更多的中小企業也在向“智能化”轉型升級。目前,合肥市圍繞重點產業鏈打造“一鏈一平臺”,培育國家級特色型、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11個。同時,為企業定制“小快輕精”數字化軟件服務包,推動1.7萬家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全覆蓋。
其中,羚羊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合肥重點打造的國家級“雙跨”平臺,已匯聚全球33個AI服務商的超1萬個AI模型,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小快輕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已為1.3萬余戶企業解決“研產供銷服”需求,可降低中小企業80%的數字化轉型軟件成本。
羅云峰談到,推動制造業“三化”,“綠色化”轉型是未來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方向。合肥市將提升工業能效作為重要抓手,累計獲批國家級綠色工廠34家、綠色園區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6家,綠色設計產品數量占全國5%。
更為宏觀的轉型成效是:全市單位GDP能耗水平降至全國的一半,度電GDP提升到全國的1.7倍。
“優質的政策和資源要素保障,是增強制造業效益的關鍵保障,合肥市今年制造業綜合成本持續降低?!绷_云峰說。
近年來,合肥構建了“普惠+專項+一事一議”的多維度政策體系。包括精準出臺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等集成式政策,推動政策即申即享、直達快享,加快建設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示范區,首批推出極簡審批、極優服務等創新舉措40多條……這些政策優化的行動,讓合肥連續兩年躋身“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全國城市前10位。
除了在政策體系上做文章,合肥還在資源要素匹配上下了功夫。
“63天能做什么?”羅云峰反問道。答案是一筆價值超千萬訂單的達成時間。
去年下半年,剛剛簽約落戶合肥的卡車造車新勢力DeepWay深向科技,與金固阿凡達低碳車輪公司實現戰略合作,達成了超千萬的首批訂單,已逐步開始批量供貨。兩家公司從去年9月15日的相識,到去年11月17日頭部筆訂單合作,僅63天!
這背后,離不開合肥市在全國創新開展的一項工作——產業供需對接活動。
羅云峰介紹,這項工作旨在聚焦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及“三首”產品推廣應用,在全國首批開展供需對接活動,打造“產業融合對接會”品牌。
目前,合肥已累計組織召開“芯車”“芯機”等對接活動120余場,企業參會超4100戶次,簽約或達成意向240余個,拉動投資超50億元。舉辦世界制造業大會、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國際新能源汽車展等重大會展活動,都是希望在深化國內外交流合作方面,助企業一臂之力。
隨著政策進一步優化、產業供需對接更加精準,各種發展的資源要素正有意識地向優質企業和行業聚集。而這,正是“畝均論英雄”改革的題中之義。
“畝均論英雄”改革作為摸清工業家底、提升畝均效益、優化資源配置和盤活低效用地等的重要抓手,已成為先行地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有力抓手。
數據顯示,合肥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39.7萬元/畝、同比增長20.8%,居安徽全省頭部。累計發放“畝均英雄貸”758.4億元。
羅云峰談到,在全國2023年度“畝均論英雄”專項創新案例中,合肥成功入列,已實施規上工業企業、占地5畝及以上規下工業企業共同評價。
目前,“畝均論英雄”評價體系正以量化實干為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助推合肥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構建。
*題圖來源:合肥高新發布*城市進化論原創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復制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都在“死磕”高校,中部頭部省換賽道了」
「再造一個“灣區”奇跡,這次輪到北方了?」
「掉隊的“西北第二城”,拿什么爭?」
更多城市熱點視頻,歡迎關注“城市進化論”
表達你的態度,也歡迎與我們討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