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安徽工業數據榜單發布!合肥、安慶、蕪湖領跑全省
工業用地出讓的活躍性,作為衡量地區工業發展活力與投資者青睞度的核心指標,直觀映射了該區域的工業繁榮程度,同時是監測和預測地區工業投資風向的重要風向標。它不僅彰顯了土地市場對工業發展的響應速度,更是洞察區域工業經濟生命力的晴雨表。2024年上半年安徽16城市及縣域工業發展態勢如何?下面將從從成交面積、成交金額、成交單價三個維度,全市域、市本級以及縣域三個層面,全面解讀安徽省各城市工業地產動態與行業趨勢。
合肥、安慶、蕪湖領先市域成交面積榜
在全市域的統計中,成交面積方面,合肥、安慶和蕪湖排名前三;在成交總價方面合肥、蕪湖和安慶排名前三,而成交單價排行中,銅陵排名頭部,蕪湖、合肥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
一季度不論是成交面積和成交金額,合肥均排名頭部。合肥作為新一線城市,不論是經濟還是人口,近年來表現較為亮眼,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以產興城、以產聚人。
去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增長了21.9萬,位居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增長頭部位,這也是全國唯一一座人口增長超20萬的“萬億GDP城市”。在產業方面,合肥始終堅定‘產業強市’不動搖,聚焦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不斷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今年以來,合肥工業生產增長加快,重點產業拉動明顯。今年1—5月,合肥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3%,較前4個月加快0.8個百分點,創近29個月新高,增速高于全國、全省8.1和6個百分點。
作為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蕪湖經濟增長令人矚目,產業轉型升級是蕪湖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通過深入挖掘本地產業優勢和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的合作,蕪湖成功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以汽車產業為例,蕪湖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吸引了包括上汽、比亞迪、長安汽車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的落戶。
今年1-4月份,蕪湖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其中,四大支柱產業(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智能家電、電線%。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4.6%,增加值占全市比重23.1%,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拉動全部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4.4個百分點。
安慶是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之一,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便捷的區位交通、多元的發展平臺、廣闊的市場空間。近年來,安慶提出樹立“工業立市強市”鮮明導向,著眼“老賽道謀轉型、新賽道求突破”,深入實施“一十百千”產業培育工程,招商引資項目向制造業聚焦、各類要素向制造業匯集。
今年1—5月份,安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18.8%,其中汽車零部件及裝備制造產業增長18.8%,化工新材料及醫藥產業增長18.7%,主導產業增加值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2.1%,較去年全年擴大3.7個百分點。
再看市本級方面的各城市排行,蕪湖以239.1萬方排名頭部,安慶以138.32萬方排名第二,合肥成交115.17萬方排名第三。另外,六安成交面積也超100萬方,成交108.75萬方,排名第四。淮南以94.7萬方排名第五。滁州、亳州、銅陵工業成交面積超50萬方,宣城、馬鞍山、宿州、蚌埠、阜陽工業成交面積超20萬方,池州、淮北、黃山工業成交面積不足10萬方。
除合肥、蕪湖、安慶外,再來看看幾個表現比較亮眼的城市。
六安搶抓上海與六安對口合作及合肥都市圈重大機遇,“鏈”上合肥,借勢借力,加快合六同城化,既是六安的發展之要,也是六安的先天優勢。主動靠上去、精準接上去、全力融進去,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含智能家電、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新材料、綠色食品與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制造(含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數字創意(含現代服務業),打造“5+1”現代化產業體系。
今年1-5月,六安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較1-4月加快0.7個百分點,居全省第7位。其中,5月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3%,較4月加快2.0個百分點,居全省第3位。分行業看,全市34個行業大類中,21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61.8%,比1-4月提高3.0個百分點。
淮南是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市,已形成煤炭、電力兩大支柱產業,新型煤化工、現代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三大主導產業,光電新能源、現代醫藥、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業、現代服務業、旅游文化產業五大高成長性產業的“235”核心產業格局,正著力打造千億規模的煤電化氣全產業鏈產業和大數據、特鋼、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煤系固廢物利用五個百億產業。
近年來,淮南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力開展工業穩增長“五大行動”,聚焦聚力工業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提質增效。1-5月,淮南市制造業增加值增速10.4%,新開工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5.7%,增速居全省第4位;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5.6%,增速居全省第8位;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6.7%,增速居全省第7位;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7.5%,增速居全省第7位。
銅陵是資源型城市,是國家電子材料產業基地、全國硫磷化工基地,全國八大有色金屬工業基地之一,長江流域重要的建材產業基地。近年來銅陵在正加快銅產業轉型升級,“抓住銅、延伸銅、不唯銅、超越銅”,形成了具有銅陵特色的循環經濟樣本。銅陵市先進結構材料產業集群(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入列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全國66個,全省4個),已逐步形成以銅基新材料為主導,化工、鋼鐵、建材等3大傳統產業為支柱,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大數據等新興產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
今年1—5月份,銅陵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而今年一季度銅陵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5.8%,戰新產業產值增長15.8%,均居全省首位,電子信息行業增加值增長227.6%,主要是光模塊行業快速增長。
望江、鳳陽、肥西、廣德工業出讓面積超百萬方
蕞后我們來看看安徽省內各縣域的排行情況。工業成交面積前三分別是望江縣、鳳陽縣、肥西縣,分別成交面積為119.59萬方、109.54萬方和104.12萬方,均超過百萬方,另外廣德市以103.08萬方排名第四,濉溪、太和、郎溪、寧國、靈璧、巢湖、定遠、懷寧成交面積超50萬方,無為、廬江、壽縣、五河、桐城、當涂、阜南、明光成交面積超40萬方。
近年來,望江縣聚焦發展紡織服裝、綠色食品加工、新能源汽車及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突破發展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創意與時尚等新興產業;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今年1-5月,望江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增速居安慶七縣(市)第2位,高于安慶全市平均水平4.3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6%,增速穩居安慶七縣(市)第1位,高于安慶全市平均水平116.7個百分點。
鳳陽縣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緊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主導產業,積極發揮資源優勢,緊扣“鏈條化、集群化、規模化、高端化”目標,加大先進光伏與儲能、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三樣”培育力度,聚焦已初具產業基礎、市場潛力巨大的循環經濟、新能源電池及文旅商貿服務業、高端玻璃及智能家居、綠色健康食品等六大產業,持續推進招大引強、招新引優,努力構建體現鳳陽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作為安徽首縣,也是目前安徽縣域中唯一一個千億縣,肥西縣以新能源汽車、高端智能制造、“產學研”一體化大健康等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打造突破口,探索由“制造”向“智造”轉型的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今年1-4月份,肥西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6%,28個大類行業中23個行業同比增長,16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產業是城市發展支撐,土地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寶貴資源。只有圍繞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比較優勢,高位承接產業轉移、精準對接產業鏈條,才能與城市經濟體建立產業關聯并形成產業循環。上半年安徽16個城市中,合肥、安慶、蕪湖等城市表現出色,六安、淮南、銅陵、滁州等城市同樣表現較為亮眼,在縣域中,望江、鳳陽、肥西在上半年突出重圍,工業用地出讓面積靠前,而廣德在工業出讓面積和出讓金額同樣表現不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