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簡介_新聞頻道_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3年10月29日 15:35進入復興論壇來源:央視網手機看新聞
合肥,安徽省省會,位于中國中部(北緯32、東經117),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具有承東啟西、接連中原、貫通南北的重要區位優勢,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貿中心,也是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合肥自然環境優美,名勝古跡甚多。 市區公園環城走,碧水繞城流,是全國著名的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優秀旅游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還是全國雙擁模范和全國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合肥市轄肥東縣、肥西縣、長豐縣、廬江縣和巢湖市以及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并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巢湖經濟開發區市級管理權限。土地面積達1.14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752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2.6%。其中,城鎮人口達486萬人,鄉村人口266萬人,城鎮化率達64.6%。
合肥是一座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而聞名海內外。自東漢末以來,合肥數為州郡治所,一直是江淮地區重要的行政中心和軍事重鎮。
“合肥”之名,*早出現在大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秦漢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縣”,屬九江郡。東漢劉秀升合肥為侯國,三國時為揚州治所。明清時為廬州府治,故又別稱為“廬州”。合肥解放后由縣設市,三年后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駐合肥市。
合肥地處中緯度地帶,位于江淮之間,全年氣溫冬寒夏熱,春秋溫和,屬于暖溫帶向亞熱帶的過渡帶氣候類型,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
合肥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復雜多變。夏季:季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節。秋季:季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冬季:天氣較寒冷,雨雪天氣少,晴朗天氣多。
2012年全市生產總值(GDP)4164.3億元,占全省的24.2%;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6%,高于全國、全省5.8和1.5個百分點,繼續保持省會城市前列,居中部省會城市*一。其中,*一產業增加值229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2303.9億元,增長15.4%;第三產業(服務業)增加值1631.4億元,增長12.3%。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5.7:55.1:39.2調整為5.5:55.3:39.2。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