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正式印發!合肥城市生態空間這樣布局!
“十四五”期間,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8.6%,濕地保護率達到7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穩定在46%,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3平方米,林業產值達到150億元。
根據《規劃》,我市將依據城市發展空間格局、大型基礎設施布局和自然山水形態,構建融合人文底蘊、北接分水嶺、南抱大巢湖的開放性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形成“一湖一嶺、一核四區、多廊互聯”的城市生態空間布局。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實施林長制改革提質行動。到2025年,全面建成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和示范區先行區,四級林長制目標責任體系更加完善,“五綠”協同推進機制更加健全。期間,我市將加快推進環巢湖十大濕地、江淮分水嶺生態廊道、官亭國家生態公園、合肥植物園等4個市級林長制改革示范區項目建設。到2025年,建成2個省級林長制示范區先行區、10個市級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和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同時,深入推進新一輪192個市縣級林長制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國有林場等6大類型重點生態區域生態品質。
“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實施國土綠化提質行動,增強林業生態服務功能。到2025年,全市實施“四旁四邊”綠化面積達2.5萬畝,創建省級森林城市3個,省級森林城鎮10個,省級森林村莊100個。全市重點區域新造林2萬畝,實施森林撫育75萬畝。
圍繞“一河清泉水、一條經濟帶、一道風景線”建設目標,全面實施江淮運河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按要求,加快推進運河兩側各15公里范圍內的宜林荒山荒坡荒地綠化提升,到2023年,完成增綠擴量1.81萬畝,森林質量提升15.7萬畝。對*一輪退耕還商品林地、生態林地實施林相改造,到2023年,完成退耕還林楊樹林更新改造20萬畝,打造“退耕還林升級版示范市”。
為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在城鎮綠地提質行動中,合肥將堅持新城“公園+”、老城“+公園”的建設理念,全力推進駱崗公園、城市“十大公園”等規模體量較大的公園建設,加強百姓身邊的小公園小游園建設,科學構建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綜合公園和社區公園為主體,微型公園為補充的大、中、小合理匹配的城市公園體系。到2025年,全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0%以上,城市公園達500個,在全市范圍內建設立體綠化示范項目20個。
《規劃》提出,將加快推進環巢湖濕地規劃建設,2021年年底三河、半島等9個濕地全面建成,2022年十八聯圩濕地基本建成。加強鳥類棲息地保護修復,設立濕地觀鳥區域和鳥類保護區。探索濕地生態補償制度,探索濕地+旅游,依托三河、半島、湖濱等濕地,重點打造一批濕地生態旅游示范點,培育發展生態、特色、高端旅游項目,帶動環巢湖周邊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力爭到2025年,完成濕地生態修復面積5萬畝。到2025年,開展全市自然保護地野生動植物本底調查,使瀕危動植物保護率達95%;全面加強全市現有2348株古樹名木保護,保護率達100%。
“十四五”期間,大力實施富民產業提質行動,到2025年,全市林下經濟發展面積將增加到34萬畝,林下經濟產值增加到20億元。森林康養產業產值達到6600萬元,森林旅游人數達900萬人次,直接帶動相關林業服務產業實現產值25億元。推進100萬畝苗木花卉提檔升級,新建花卉標準化示范園區5個,精品花卉基地30個,精品苗木基地200個,建設完成國家苗木信息中心。
長三角女企業家科技創新成果展示暨對接交流會在合肥舉行!吳海鷹出席并講話 虞愛華出席并致辭
《人民日報》點贊合肥:讓群眾 “圓夢安居”住得越來越舒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