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站區發展現狀曝光!建設合肥國家級示范區!
合肥城市發展*新衛星圖出爐,合肥東北部新站區發展現狀曝光,淮海大道北部、大眾路東部正在大力造城,多條主干道路拉開城市框架,為建設合肥國家級產城融合示范區、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奠定基礎。新站核心區目前在建、待建大項目主要有,合肥智慧產業園、新站區文體中心、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招商奧體中心、合肥骨科和口腔專科醫院、合肥幼兒師范學校、新站文體綜合館、北航合肥創新研究院、少荃湖科創大廈、合肥國際企業中心、少荃湖濕地公園等,多個項目建成后,加上淮海大道快速路即將通車,文忠路高架等,未來兩到三年,合肥東北部區域價值將會有較大抬升。
“十三五”期間,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3%,連續多年位居合肥市*一;2020年新型顯示產業在全國新型顯示十大園區中排名第二;10年來常住人口總量增長129.89%,增速位居合肥市*一……
近年來,合肥新站高新區深耕“芯屏汽合”產業發展方向,加快建設合肥東北翼發展主引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與日俱增,正朝著“千億產業園區”的目標不斷邁進。
9月5日,人民網安徽頻道在維信諾(合肥)G6全柔AMOLED生產線項目基地看到,展廳內擺放了多款折疊屏手機,除了雙面折疊屏幕外,更有多面式、卷軸式屏。
據了解,該項目是維信諾在全國布局的第三條AMOLED生產線,也是在全國總投資規模*大的一條維信諾生產線,項目的整體產線技術規劃水平方面是全球領先的,定位“全柔高定”。
“維信諾合肥項目從考察、選址、決策,直到開工建設,綜合考慮了項目基本情況、地區的交通、規劃布局、產業基礎、政府支持政策等多方因素做出的決定。”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黨委*、總經理助理孫海濤認為,合肥地處長三角經濟圈,交通發達,長三角的輻射作用優勢明顯。同時,維信諾合肥項目的規劃與合肥未來的產業方向高度契合,將帶動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的橫向升級,并將為合肥新型顯示產業注入新的增長極。
“十年之前無中生有,十年之后世界*流。”從*初的商貿物流業,到2006年轉型發展工業,再到2008年以京東方的落戶為起點,新站高新區開啟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新路。
數據是*好的佐證。截至2021年上半年,該區戰新產業約占規上工業比重的88%。面板產線規模國內領先,已建成三條TFT-LCD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一條硅基OLED顯示器件生產線代AMOLED全柔面板線,各類面板年出貨量約占全國的1/7;集成電路初步形成了以晶合集成、奕斯偉、新匯成、捷達微電子等為核心的產業內部微循環,協同發展特色顯著。
產業的發展,企業的落戶,短短十來年的時間,新站高新區內涌入了大量的科技創新人才和產業工人,再加上位于磨店社區高教基地的19所高校的10多萬名大學生,為新站高新區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十年來,新站高新區常住人口總量增長129.89%,增速位居合肥市*一,常住人口461572人,城鎮化率98.95%,區域承載力不斷增強。
隨著人口的增加,新站高新區圍繞產業、城市、人的融合,進行了大體量的城市建設。
以淮海大道項目建設為例,自5月22日召開“大干150天,打通30條道路”誓師大會以來,淮海大道東延段項目制定了“年底保通車專項方案”,確保節點工期完成。
為保障新九中九月開學交通順暢,項目圍繞9月1日之前完成淮海大道(大眾路-相城路段)南幅道排以及附屬施工施工節點,在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前提下,增加2家施工班組,增加8臺施工機械,早晚各增加2小時施工作業時間,實行每日總工帶班平推制,將原本3個月工期壓縮到2個月。目前已順利完成該路段通車任務。
2021年,也是新站史上新建學校多、新增學位*多的一年,全區總投資13億元,新建或改擴建教育項目13個,今年秋季交付使用的幼兒園2所、中小學7所,新增義務階段學位數11190個。目前全區共有7個區屬教育集團,均采取“一長多校”的“名校 ”辦學模式,學校60%教師為原集團本部骨干教師,市區級以上骨干教師或高級教師達到20%。截至目前,該區共有公辦中小學28所,教職工2000余名,公辦在校中小學生3.2萬人。
此外,新站高新區在建安置房項目9個,建筑面積456.3萬平方米、2.92萬套,上半年完成安置2177套、18.03萬平方米。
優質的學校,便利的商場,三甲醫院、科技企業齊聚,產城融合在合肥新站高新區成為現實,一座宜居宜業的產業新城拔地而起。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