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模式”開啟 推進主城區和新建城區監測預警能力全覆蓋
8月11日,在合肥市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中心內,各重點地區的橋梁、供水、燃氣管道等實時畫面一覽無余。這是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發的“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系統,從這里延伸出去無數張“網”,連接著數萬套前端感知設備,7×24小時在線實時監測著城市的安全。
據了解,2015年合肥市啟動城市生命線年實施二期工程,截至目前,工程覆蓋51座橋梁、822公里燃氣管網、760公里供水管網、254公里排水管網、201公里熱力管網、14公里中水管網、58公里地下綜合管廊共2.5萬個城市高風險點,布設100多種、8.5萬套前端感知設備,透徹感知各類型城市生命線運行狀態。合肥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手段,監測預防燃氣爆炸、橋梁坍塌、城市內澇、管網泄露及其導致的路面塌陷等重大安全事故,探索出以場景化應用為依托、以智慧防控為導向、以創新驅動為內核、以市場運作為抓手的城市安全發展新模式。
目前,合肥城市生命線年多時間,通過匯聚全市風險隱患點、危險源、重要基礎設施和重點防護目標信息,全面梳理、辨識、分析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的交叉耦合風險,繪制“紅、橙、黃、藍”四色等級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精準部署感知探測器,初步解決了安全風險認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的問題。同時,依托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狀態,根據檢測報警和日常積累數據描繪城市安全運行畫像,變“突擊式”體檢為“常態化”體檢。運用智能化預警模型和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對異常檢測數據進行自動分析、科學研判,及時推送風險類型、等級、發展趨勢和具體位置等預警信息。預警發出后,系統能夠實時預測時間發展趨勢,分析制定應對建議,為突發事件信息接處、方案制定、力量調配、處置評估等提供決策支持。
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正在謀劃啟動三期工程,推進主城區和新建城區監測預警能力全覆蓋,并延伸至區(縣)重點區域,新增6萬余個城市高風險監測點,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風險防控能力。(記者 何珂)
重慶基本實現企業稅費事項“網上辦” 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強大的智慧稅務
iPhone13系列將搭載更快的A15處理器 花了大力氣深度優化和完善
濱海新區發布“三線一單”管控意見 構建覆蓋全區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建設“安徽樣板” 打造城市生命線年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 生活補助平均增幅10%
西藏昌都卡若區組織了112期就業創業培訓 5700余名農牧民成功“學成就業”
重慶基本實現企業稅費事項“網上辦” 2025年基本建成功能強大的智慧稅務
iPhone13系列將搭載更快的A15處理器 花了大力氣深度優化和完善
濱海新區發布“三線一單”管控意見 構建覆蓋全區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建設“安徽樣板” 打造城市生命線年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 生活補助平均增幅10%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