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再攜手建12英寸晶圓代工廠合肥、力晶誰沾了誰的光?
近日,臺灣力晶在董事會上透露出將與合肥市政府合資設立合肥晶合集成電路公司(簡稱“晶合集成”),興建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消息。據《中國電子報》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了解的消息,目前此項目還處于前期謀劃階段,雙方暫時還未簽訂正式協議,但預計會在年底開工。
如果一切順利,力晶很有可能超越目前正在考慮西進大陸的臺積電,成為繼臺聯電登陸廈門后,中國大陸迎來的第二座臺灣12英寸晶圓廠。
莫大康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力晶是1994年在中國臺灣地區成立的半導體廠,主要是以DRAM業務起家的,后來還曾經買下過瑞薩半導體的NAND Flash制程技術,成為了*早跨入NAND Flash領域的臺系半導體廠。
但是隨著國際存儲產業的高度集中,很快在DRAM產業內形成了韓系雙雄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加上美國美光(Micron) 三強鼎立的格局。臺灣地區的存儲產業則陷入經營業績不振的窘境,像華亞科等只能為美光等代工,而力晶也轉型進入晶圓代工領域,為瑞薩半導體、金士頓等代工生產邏輯與內存產品,包括SDRAM IC、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CMOS Sensor、車用IC、物聯網IC等。
力晶的整體效益并沒有想象中的好。2008年,力晶開始申請紓困,*高時期負債高達新臺幣800億元。近兩年效益轉好,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年獲利超過新臺幣100億元,兩年合計獲利達到新臺幣235.67億元。力晶所背負的銀行債務也因此大幅下降。
但截止2014年年底,力晶仍有新臺幣200億元的銀行債務。今年的5月中旬,力晶剛剛與臺灣地區的15家銀行簽署了新臺幣150億元聯貸合約,力圖終結紓困。
“正是因為力晶的經營業務不佳,所以它才尋求向大陸發展,以期憑技術入股的方式,在大陸建設晶圓廠,打入大陸龐大的市場中分一杯羹。”莫大康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看重大陸的市場和資源,力晶早有意向進入大陸。此前,力晶曾經計劃在重慶投資建設8英寸晶圓廠,但*終未成行。這一次,力晶看中了合肥的機會。今年4月,市場就曾傳出力晶可能與合肥市政府合資建廠的消息。
合肥正是目前大陸在半導體領域*激流勇進的城市之一。為了抓住國際集成電路產業轉移的機遇,在2013年10月合肥市政府出臺的《合肥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簡稱“《規劃》”),便曾提出“合肥芯”的中國“硅谷”之夢。合肥市發改委副主任朱勝利曾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合肥的重點發展領域正是芯片設計業和特色晶圓制造。
按照《規劃》,在2015年前,合肥市要開建特定領域的2條特定工藝和特色產品8英寸或12英寸生產線英寸晶圓生產線萬片/月。
而《中國電子報》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合肥目前的確正在積極謀劃,還要再上2~3條12英寸晶圓生產線。此前,合肥市已經簽約富士通微電子、芯福傳感器、集創北方等項目45個,總投資630億元,格羅方德、群聯電子、華大智寶、敦泰科技等在談項目近26個,總投資約505億元。
據了解,雙方合資的晶合集成將設立于合肥市新站區的合肥綜合保稅區內。力晶方面透露的消息是由合肥市政府先投資建廠,力晶將從2016年開始,逐步以少量資金(全年投入資金不超過總額10%%)及技術作價入股晶合集成,*終持股不會超過五成。
《中國電子報》記者從力晶官方公開資料獲悉,自2002年力晶的首座12英寸晶圓廠正式量產以來,目前力晶共擁有3座12英寸晶圓廠,目前總月產能達10萬片。而本次合資的12英寸晶圓廠總投資135.3億元,初期鎖定的則是LCD驅動芯片代工服務,計劃月產能4萬片,并有望在2018年達產。
這正符合合肥市的規劃,其計劃中正有面板驅動芯片國產化重大工程。做為面板重鎮,合肥市今年剛剛與京東方簽署了投建一條第10.5代面板生產線的項目。合肥希望的是未來面板驅動芯片的設計、制造和使用全部在合肥實現,在5年內使面板驅動芯片的國產化率由0提高到30%%,解決國產面板芯片全靠進口的局面。
但業界也存在著質疑的聲音。顧文軍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指出,力晶過去是以生產DRAM等存儲產品為主,此后雖然又切入了邏輯芯片代工,也建有12英寸廠,但在核心技術上并不突出。顧文軍表示,目前LCD 驅動芯片的主要工藝為0.18微米、0.13微米和90納米,這部分業務也是力晶在大陸建廠的規劃主營業務,但是這個領域競爭十分激烈,產品平均毛利很低,企業未來贏利可能會很難。
這將是一個問題。做為產能龐大的面板基地,臺灣地區擁有完整的驅動IC供應鏈。隨著大陸面板產能的增加和京東方等面板廠的崛起,各方都看到了大陸面板市場的機會。包括此前進駐廈門的臺聯電,也同樣將面板驅動芯片視為重點領域。
而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布,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正式成立,許多地方政府都出臺了地方版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產業發展。但是,顧文軍向《中國電子報》記者提出,要告誡國內相關政府部門,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應當審慎考慮。
顧文軍的建議是要選擇與相關領域的龍頭合作,選擇與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合作,并且發展國家重點支持的或市場發展產景明顯的項目。
半導體專家莫大康則向記者表露了不同意見。莫大康認為,應當看到這次合資積極的一面。以前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曾經積極尋找與海外企業合資,但是回應并不熱烈。國際大廠大多是在中國進行獨資,無論是歐美資本、日韓,還是臺資,早期的少數合資企業主導權也不在中方手中。
目前,不管是在西安大手筆投資擴建12英寸晶圓廠的三星電子,還是早已進駐無錫的SK海力士和進駐大連的英特爾,都基本是以獨資的形式。中國大陸并沒有通過引進外資或者合資的方式獲得多少核心技術。由此可見,在半導體企業經營順利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尋求到合資的合作。
莫大康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雖然也許力晶自身技術實力等不夠強,但還是要高于大陸的技術實力,正是由于雙方都有共同的利益訴求,才能達成建廠的合作,既然有了這樣的機會,還是應當抓住,從而消化吸收對方的技術,轉化為自己的實力。
想要發展起集成電路,自主的核心技術實力必然不可或缺。從目前來看,獲取技術的路徑不外乎3條路——自己研發、并購或者合作發展。國際上很多公司都是依靠兼并壯大起來了,而國內這兩年所呈現的并購熱也正體現了并購是*直接、*快捷的成長方式。
莫大康指出,要清醒兼并是個市場行為,風險很大。合作發展也是一條很好的路徑,要認識到這次的合作己經是前進了一大步。由于中國的芯片制造業主要也是采用代工模式,加上領軍人物大多來自臺灣地區,因此兩岸合作是有基礎的。
他同時向記者強調,任何先進技術都是用錢買不來的,一定要立足于自行研發,引進項目合資合作也不是目標的全部,未來必須要大力加強引進技術,消化與吸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半導體人材。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4、如本站的文章或圖片存在版權,請撥打電話進行聯系,我們將*一時間處理。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克強、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出席,栗戰書主持大會。初春的北京,處處生機盎然。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出席大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
12月28-29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總結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分析形勢,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部長肖亞慶作工作報告。
3月22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達到8333億元,在疫情沖擊之下顯示出較強的韌性;電商渠道對家電零售的貢獻率首次超過50%,網絡零售對家電消費的促進作用進一步提升;高端產品、生活家電大幅增長,有效促進了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
11月2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在合肥市舉行。在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發表視頻致辭。安徽省委副*、省長李國英,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11月2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市召開。廣東省委*李希出席開幕式,省長馬興瑞出席并致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蔣希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10月19日—2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世界VR產業大會云峰會在南昌舉行。在10月19日的開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發來書面致辭。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吳曉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江西省委*、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先后致辭。開幕式由江西省委副*、省長易煉紅主持。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