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合肥政協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創新”
合肥市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與上海、北京共同獲批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內*早關注、率先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先行城市,具有獨特優勢。為推動合肥市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根據《2019年度重
合肥市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與上海、北京共同獲批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內*早關注、率先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的先行城市,具有獨特優勢。為推動合肥市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根據《2019年度重點民主協商活動計劃安排》,今年4月至6月上旬,合肥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成立專題調研組,圍繞“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開展深入調研。
“我們合肥在制造業和人工智能領域都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但是二者融合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還有不足。”市政協委員于振中在調研中表示。作為哈工大機器人合肥基地的總經理,他在這方面感觸尤其深刻。合肥是中國先進制造業競爭力TOP10城市,同時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類腦智能等關鍵技術上擁有國際領先成果,但是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水平整體不高,制約了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同時人工智能在制造業關鍵領域融合發展也缺乏代表性示范應用。
市政協委員王向陽則注意到,在合肥,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缺少頂層設計,結合程度也不強,同時還面臨著既懂人工智能,又了解衛生健康的復合型人才短缺的情況。而市政協委員游浩方則將目光投向了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情況上。他通過調研發現,合肥市存在著人工智能產業方向單一、關鍵基礎設施能力欠缺、規模化應用水平不高、大數據的支撐作用尚未凸顯、尖端人才缺乏等不足。
針對頂層設計,調研組提出要完善政策體系,通過政策引領突破數據壁壘,培育開源生態體系,利用大量、優質的細分應用場景數據實現算法迭代。同時要拓展人工智能應用示范,選擇合肥市具有產業優勢或者資源優勢的細分領域,加快人工智能的商業化進程,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及社會民生的深度融合發展。對于產業體系建設,則建議加強區域合作,依托合肥獨特優勢,在G60科創走廊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中講好合肥故事,打造“耳聰目明,心靈手巧,知行合一”的特色人工智能產業結構。此外,調研組還在建設高水平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
“人工智能是當前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焦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近年來,合肥市人工智能產業不斷集聚,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具備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市政協主席韓冰表示,要繼續強化政策支持,著力培育領軍企業,不斷聚集高端人才,大力完善產業生態,推動合肥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市政協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優勢,聚焦黨政中心工作,持續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獻計出力。
合肥市副市長王文松表示,合肥市政協相關建議站位高遠、立足實際、研究深入,富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市政府將認真研究吸納。“下一步,市政府將通過健全推進機制、強化政策支持、深化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構建有機協同產業生態、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措施,更加有力推進我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為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奠定堅實的基礎。”(何融)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