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再創新高
強調,“要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為此,合肥市聚焦建設新興產業聚集地,發展動能更加強勁。今年上半年,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再創歷史新高。“十四五”期間,合肥市還將致力于打造2~3個地標性世界級產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
8月17日上午,在合肥市高新區,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生產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各工種人員在生產線上加緊工作,雖然看上去節奏很快,但卻忙而不亂。這家集成電路上游企業,專業從事以微納直寫光刻為技術核心的直接成像設備及直寫光刻設備的研發和生產。
成立短短6年,公司已經先后獲“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殊榮。從2017到2020年,公司產值每年都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該公司總經理方林告訴記者,“今年,公司還將建成一個35000平方米集研發、生產、辦公于一體的智能化研發制造基地。達產后形成年產15億以上的生產能力。”
合肥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錢文表示,近年來,合肥市堅持創新驅動戰略,聚焦“芯屏汽合”“集終生智”等重點產業,推動戰新產業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引擎、轉型升級的主抓手、區域競爭的新標桿。
2020年,全市戰新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16.4%,引領帶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推動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躋身全國省會城市前十強,并首次躋身全國城市二十強。錢文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市戰新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9.2%,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7.4%,創歷史新高。”
從建成全球首個規模化量子通信網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范網”,到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線路——“京滬干線”正式開通,再到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完成三大科學實驗任務、建立人類歷史上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這背后都有著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
這家成立于2009年5月的公司,如今和其他20多家量子企業一起,屹立于合肥市高新區云飛路兩側,讓這里儼然成為一條備受矚目的“量子大道”。“目前,量子信息技術主要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三大分支。”科大國盾量子項目總監周雷介紹,國盾量子主要從事的是量子通信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科大國盾量子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為全球*一家量子科技上市公司。截至6月底,公司已擁有專利261項,在量子通信領域有效專利擁有量國內*一。“目前,我們還正牽頭或參與近40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密碼行業標準、通信行業標準的制定及預研工作。”
錢文表示,如今,合肥市的主要創新指標已經穩居省會城市*一方陣,并躋身全球科研城市20強。
近年來,合肥市培育了2574戶科技型中小企業、3328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6戶高成長企業。當前,全市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突破1500家,與高水平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發機構26個,組建聯合實驗室或技術中心95家。
2020年,全市有7家企業登陸科創板,新增數量居省會城市*一、總數居第二。今年上半年,合肥市新登陸科創板上市企業4家,過會待發企業4家;向省高企認定領導小組推薦申報企業1963家,較去年同期增長87.5%。
今年4月29日,合肥市與蔚來中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一周年之際,由蔚來與合肥市政府共同規劃的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是合肥市出手,將蔚來從ICU拯救了出來。
去年,造車新勢力領軍企業蔚來汽車中國總部落戶合肥之后,企業也煥發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蔚來汽車共交付新車41956輛,其中6月當月交付新車8083輛,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達到了116.1%。
當前,像蔚來汽車這樣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合肥市已經處處開花,遍地結果。
合肥市正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之都,合肥市還牽手了大眾、比亞迪等120余家企業,基本形成了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的完整產業鏈。
除了新能源汽車,在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合肥的表現同樣搶眼。京東方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全球*一,視涯科技成為全球*大的硅基OLED微顯示企業;擁有國內*一的DRAM供應商長鑫存儲、國內*大COF卷帶生產企業奕斯偉,晶合公司手機面板驅動芯片代工市占率全球*一。
另外,科大訊飛語音技術全球領先,華米科技智能穿戴產品出貨量全球*一;陽光電源成為全球首家突破“億”千瓦的逆變器企業。
錢文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合肥若干優勢產業已經進入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芯屏汽合、集終生智”已經成為現象級產業地標。尤其是在戰新產業培育成效方面,合肥市更是連續4年受到國務院表彰激勵,是全國所有地級市中的*一,受表彰次數與上海并列全國所有城市*一。
在合肥,新型顯示、機器人產業獲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在合肥,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3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一批戰新產業集群,獲批數量居全國第4位、省會城市第2位。
在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實現了“從沙子到整機”的全產業鏈布局,是國內產業鏈*完善、技術水平*先進的產業集群。集成電路產業,構建了從材料、設計、制造到封裝測試的完整產業鏈,設計領域近年來復合增長率國內*一,先后獲批大陸首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芯火”雙創示范基地。
在合肥,人工智能產業,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全國首個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蜚聲海外,2020年實現入駐企業超千家,產業規模超千億。在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先后獲批全國首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
今年上半年,全省戰新產業產值增長36.2%,比全部工業高10.3個百分點。戰新產業對合肥市產業發展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一組對比數據,可以讓人有更深刻的體會。
“十三五”以來,戰新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比重已經由30.8%提高到了55.5%,增加值占全市工業比重已經由31%提高到了51.6%,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更是由54.2%提高到了95.6%。
錢文表示,接下來,合肥市將堅持推進制造強市建設,深入實施“2833”地標性產業集群培育工程,聚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形成2~3個地標性世界級產業集群和標志性產業鏈。
除了加快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合肥市還將加快培育未來產業,推進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有序銜接,加速市場應用、產業鏈構建協同推進,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
一方面,圍繞量子領域通信、計算、測量三大方向,推出一批具有核心技術和規模化應用前景產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量子信息產業基地。
同時,加速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推進材料、器件和應用產品研發,搶抓新一輪半導體發展先機。加快國產質子治療系統等產業化進程,以靶向治療、基因技術應用等為方向,打造特色鮮明的精準醫療產業。
此外,合肥市還將推進超導技術在電力傳輸、磁懸浮等領域產業化應用,加快突破先進發酵工程、現代酶工程技術,推進中子技術在能源勘探、醫療等方向的應用,培育一批未來產業。
下一步,合肥市將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制造強市建設。錢文透露,“力爭到2025年末,合肥市的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5%,戰新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60%。”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20080023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