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農業科技園的發展思路
摘要針對合肥市農業科技園開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實際,闡述了合肥市農業科技園的開展 思路,對促進農業科技園區健康、持續開展有一定借鑒意義。
自 2001 年合肥市第 1 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合肥經濟技術開區農業科技示范園建 成以來,合肥市已經先后有合肥市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合肥市大圩鄉葡萄基地科技示范園 等 20 多家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起來,這些示范園解決了一批影響安徽省農業開展的重大科技 問題,轉化了一大批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孵化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 大量先進實用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促進市場繁榮、 農民增收和城鄉經濟的開展做出了積極的奉獻。當前,合肥市農業科技園區開展已進入了一 個關鍵時期,有必要進一步端正對農業科技園區的正確認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解決好園區 開展中的現實問題,促進園區健康、持續開展。
1 明確指導思想 堅持“高新、高效和龍頭帶動〞的根本思想,以高新技術轉化應用為先導,以高效益開展為 前提,以龍頭帶動為紐帶,以示范、創新和技術輻射為支撐。在戰略部署上,以科技帶企業,以企 業帶園區,以園區帶農戶,逐步形成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技貿工農一體化的模式,走出國門, 躋身國際市場。在經營模式上,由科研單位、地方財政、實施單位以及企業經營者共同投資, 組建產權明晰、職責明確、風險共擔、利益分享的股份制企業【1】。在開發方向上,按照“農 科教、種養加、產供銷、農工貿、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實行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優 化組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科技園的模式。 2 完善促進農業科技園區開展優惠政策 建議合肥市各級部門加強對園區建設的扶持和管理,制定長期穩定的科技政策,并在土地 使用、稅收、進出口權、進口關稅減免、投融資機制和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等方面,制定相應 的優惠政策和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實現園區的持續高效開展。主要包括:園區建設用地與土地 流轉政策,稅收與金融扶持政策,鼓勵科技人員進入園區創業政策,設立農業科學園區建設專 項經費【2】。同時,政府應通過鼓勵政策、成果權屬界定等有效措施,吸引企業與科研單位進 行科技合作,采取股份制、聯營、合作等方式積極籌措建設資金,鼓勵農民以土地勞動力資金 等入股。 3 大力促進科技創新與機制創新 要鼓勵園區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各種科技合作關系,走產學研結合的路子,吸引高 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人員,根據園區開展建設的需要,到園區做兼職技術開發研究工作。建立 新型的人才聘用制度,大膽進行產權體制改革,吸引科技成果入園,以提高園區產品的科技含 量和技術水平,加大園區企業自主開發應用性技術的資金投入,通過多種途徑培養農業科學園 區急需管理人才,做好科技的對接、信息的對接、市場的對接,積極引進開展潛力大、市場前 景好的名、優、特、新工程和高新技術,使園區真正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示范基地,農民 增加收入的示范窗口。在推廣農業高新技術、新品種的同時,積極與各地生產加工企業建立 聯系,大力開拓銷售市場,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全方位的效勞。
在運行機制上,要大膽借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進行運行公司制、投資業主制、科技承包 制、聯結農戶合同制的試點;在建設內容上,可以是“專業性園區〞、“綜合性園區〞或“開發區 式的園區〞;在建設的組織和建設主體上,可以是“政府興辦型〞、“民間興辦型〞或“民辦官助 型〞,同時在互惠互利根底上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聯合經營;在利益分配上,應按照 “誰投資、誰建設、誰受益〞的原那么,依法保護好各類園區尤其是民營科技園區的合法權益。
4 加強特色園區的建設,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園區的建設必須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特色的園區是沒有生命力的。應根據市場需求及開 展趨勢,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選擇市場潛力大,開展前景好,具有區域特色,能發揮區域資源優 勢,對提高當地農民收入意義重大,是本地區農業結構調整重點培育和扶持的名、特、優產品 進行挖掘和開發。園區主導產品選擇不宜過多,以 1~3 個為宜,太多了難以集中有效配置科技 資源,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迅速轉化和推廣??煽紤]優先開展設施園藝、養殖和農產品加工業, 重點開展以花卉苗木、特色林果和種草養畜的產業,也可興建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健身娛 樂、科普文化、加工貿易、生產科研等諸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旅游觀光園等??傊? 應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開展特色園區,以“農業科技園〞為平臺,來實現農業產業化的升級。 5 切實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龍頭企業在園區開展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它的開展將有力促進園區主導產業的形成 和開展。如山東龍口、廣東新興等實驗區,均有自己的龍頭企業。 在龍頭企業建設上,各園區應結合自己的資金、產業化水平等實際情況,大力培植相關企 業,生產具有自己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同時,通過采取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植龍頭企業,并通過其 帶動作用,逐步實現優質農產品生產產業化【3】。 園區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參與競爭,必須加強對園區的品牌建設的意識,利用園區的品牌效 益,開拓更廣闊的市場。同時,做好園區產品和商標的命名及注冊工作,積極參與申請 iso 的產 品質量保證體系,以名牌促銷售,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實現園區示范的功能。 6 與農業推廣體系相結合 建議在原有的農業推廣體系的根底上,利用原有的農業推廣體系的人員、基地和網絡,參 加政府的扶持,組建農業科技園區。要適應農業產業化的開展,必須進一步深化農業推廣體制 的改革,同時逐步推進農業推廣與農業科研機構、農業大專院校的聯合與溝通,面向市場,堅持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的原那么。合肥作為我國教育基地之一更應發揮各大院校和人才的 優勢,通過建立農業科技園區,使農業科研、示范、推廣融為一體,還能起到龍頭帶動的作用。 7 構建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評價指標體系 制定標準系統、科學的立項審批、中期監測、后期評價與管理的方法,形成系統的園區 建設審批條例,設計相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