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業區瑤海的“加減之道”
人民網合肥9月25日電(陳浩)減法:針對落后產能,去能、減能;加法:錨定新興產業,增能、賦能……近年來,作為合肥工業搖籃、安徽工業起源地,合肥市瑤海區秉持“加減之道”,闖出了一條新產業引燃新動能的轉型發展路徑。
“男到合鋼、女到安紡”,這是老一輩合肥人的擇業觀,也是瑤海高光時刻的側影。
上世紀50年代,50多家企業從上海內遷至瑤海,構筑起合肥工業發展的基石。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末,當地都是合肥工業版圖上的*對中心。那個年代,瑤海工廠林立、機器轟鳴,鋼花飛濺、紗線起舞,“黃山”牌電視機等一批“搶手貨”從這里走出。
歷史的車輪緩緩前進,改變在不經意間悄然發生。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國家經濟轉型,曾經的工業熱土踏上了轉型之路。
“歷經上世紀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兩個30年的沉淀積累,眼下,瑤海正搶抓合肥東部新中心建設契機,推動轉型發展再出發、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瑤海區委*陸勤山表示,“十四五”時期,瑤海明確了“過千億、做示范”的發展目標,即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大關;抓住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首批試點的重大機遇,打造老工業區轉型發展示范區。
推動瑤海轉型,產業轉型是基礎,只有新產業才能引燃新動能。陸勤山介紹,目前,瑤海五大主導產業初具規模,優先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正駛入發展“加速道”。據悉,新一代信息技術,是安徽明確的十大新興產業,是合肥重點打造的兩個5000億級產業之一。
“中國網谷”,是瑤海實施“產業立區”戰略的主平臺,也是當地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主陣地。它依托合肥物聯網科技產業園、瑤海都市科技工業園、安徽尚榮大健康產業園三大基地,同步推進物聯網研發設計、加工制造和行業應用。
據合肥物聯網科技產業服務管理中心副主任楊傳海介紹,目前“中國網谷”共入駐企業228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家。
在“中國網谷”平臺核心合肥物聯網科技產業園展廳,人民網安徽頻道看到,泛普科技、云海量子等一批園區企業正展示著各自的“看家產品”。楊傳海介紹說,作為安徽省*一的物聯網產業集聚地和首個G60科創走廊合作示范園區,產業園正成為越來越多行業企業的首選。
“在堅定實施‘產業立區’戰略過程中,我們將聚焦‘五個突破’,即在思想觀念上突破、在‘雙招雙引’上突破、在存量提升上突破、在科技創新上突破、在營商環境上突破。”陸勤山表示,瑤海將按照“速度趕超全市、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的總要求,聚力培育新產業,不斷增強新動能,進一步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打造轉型發展示范區、東部崛起新引擎、合肥新興增長極。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