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半導體:技術攻堅拔頭籌成果轉化助發展
全球半導體行業協會(SIA)發布的*新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總額5559億美元,同比增長26.2%,其中中國市場1925億美元,仍居全球*一。
與此同時,國際形勢的不斷變化沖擊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穩定供給,進一步推動了國內半導體產業的加速發展。近期,多家半導體領域龍頭企業表現亮眼,尤其是集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的企業。
近日,以半導體為產業新主線之一的康佳集團發布了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康佳實現營業收入497.07億元,歸母凈利潤9.05億元,同比增長89.55%。其中2021年康佳半導體業務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3.78%。
從2018到2022,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里,康佳半導體從初露崢嶸發展到了行業的中堅力量。在這場尖端技術領域的全球角逐中,康佳依靠自主創新,將科技成果成功轉化為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這些話出自于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的工程師們,同時也是康佳科研人共同的“座右銘”。懷揣著堅定的信念,他們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技術展開全力攻關,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實現了巨量轉移技術等多項難點的突破,并建成了以Micro LED芯片為核心的一體化產業鏈布局。
就在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成立后不久,康佳半導體合肥產業園也傳出了一條喜訊:2019年12月,由合肥康芯威存儲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首款存儲主控芯片eMMC5.1順利完成首批10萬顆出貨,該產品在讀寫速度、糾錯算法、安全性能等方面做到了同業領先水平。
這代表了康佳半導體業務布局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存儲主控芯片的設計及銷售,同時進行存儲類產品的封裝測試;一個是圍繞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展開的產品研發與產業鏈布局。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康佳在半導體存儲、半導體光電方向的自主技術研發,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關鍵核心領域的“卡脖子”問題。據悉,僅Micro LED一項技術,康佳就已完成了1218件全球有效知識產權提案。
日前,合肥康芯威宣布完成了總金額1.92億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上海威固、廣州科學城、熙城致遠、國元基金等8家知名產業公司與投資者。康佳集團投資的原始股權價值相比3年前初創時翻了8倍,體現了其半導體相關技術成果的變現能力。
值得一提的,今年恰好也是康佳走上資本市場的30周年。從1992年到2022年,康佳營業收入增長了約40倍,累計分紅達25.6億元。隨著集團的成長壯大,康佳開始在資本市場培育更多有競爭力的新業務,去年,旗下子公司易平方也曾吸引了17家企業、總計28億元的戰略投資。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康佳用實踐證明,科技成果是可以轉化為實實在在生產力的,是可以有力推動企業經濟效益高質量增長的。
“康佳系的上市公司集群已經形成,資本平臺的力量正有力地助推我們的戰略落地”,康佳集團總裁周彬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著重強調,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產學研用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任何一項技術,只有真正投入到市場,才能檢驗其作用,才能發揮其價值。以康佳攻關的Micro LED技術為例,是行業公認的下一代顯示技術方向,這種大趨勢只有深耕顯示領域多年的企業能夠敏銳捕捉到,并能夠將成果應用到市場需要的消費級產品中。
在產學研用合作體系中,康佳主動發揮企業創新主導地位,與多家高校及科研機構聯合建立了5G超高清實驗室、人工智能物聯網綜合實驗室等,并構建了產業布局相關的技術研究聯盟,近年來半導體及新消費電子業務很多獲獎項目,都是與知名大學、科研機構聯合完成的。
目前,康佳以半導體為新產業主線的關鍵一環,著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做現代產業鏈的“鏈長”:光電方面,以Micro LED芯片為核心的半導體設備、材料、設計、制造完成產業鏈已經布局完成;存儲方面,也打通了“設計+封測+渠道”的一體化產業鏈條。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從半導體大國到半導體強國,注定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有了康佳這樣堅持自主創新企業的存在,我們相信這一天會更早到來。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業內人士期盼,由政府部門牽頭,積極有效開展促銷費活動,帶動消費熱情,并在稅收、金融等方面給實體零售業一定幫扶。
西部礦業集團近年來從人才工作、科技創新和智慧礦山改造等方面圍繞區域特色、產業優勢銳意改革,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的綠色發展道路。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