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這十年丨從“試驗田”到“樣板間”安徽首個跨區域合作園區的發展蝶變
央廣網合肥8月12日消息(記者徐鵬 通訊員韓喻 余經曉)2005年,合肥高新區和肥西縣順勢而為、優勢互補,共建了安徽省首個跨區域合作園區——柏堰科技園。如今,柏堰科技園應勢而動、乘勢而上,邁入了從產業園區向科技新城轉變的新階段,成為全省首家且*一一家達到收支平衡、收益分享的合作園區,實現了從“試驗田”到“樣板間”的蝶變,交出了一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答卷。
園區柏堰湖周邊正在迎來新面貌(央廣網發 合肥高新區供圖)
2005年,柏堰科技園通過建立前瞻性的合作共贏、利益共享合作機制,持續發揮區縣各自優勢,以初生牛犢不畏虎的勁頭和勇往直前的勢頭,奮力開新局,經濟發展、規劃建設雙雙跑出了“加速度”。
2006年,園區*一條道路開工建設,拉開了大建設序幕;同年,格力電器合肥生產基地破土動工;一年后,隨著合肥美的工業園建成投產,家電行業兩大巨頭聚首園區。2009年,園區規上企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大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到了2011年,“百億”變成了“四百億”。從2005年到2011年,柏堰科技園用短短幾年時間,厚積薄發,用一個又一個“*一”和“突破”不斷刷新紀錄,展示了“柏堰速度”,完成了量變的積累。
2012年,量變開始轉向質變,園區稅收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2018年,稅收收入突破20億元,園區實現收支平衡,2019年區縣雙方收益分成,柏堰科技園由此成為全省首家且*一一家達到收支平衡、實現收益分享的合作園區,為區縣經濟發展貢獻了“柏堰力量”。從2012到2022,這個十年,園區砥礪前行,招商引資下真功,為企服務出真招,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引得源頭活水來,讓企業愿意來,來了大有可為。
有心引水,水也未負人!如今,園區企業突破700家,其中世界五百強投資企業4家、中國五百強投資企業5家,外資企業9家,規上工業企業97家。一個個亮眼的數字,構筑起了產業柏堰、活力柏堰一派欣欣向榮的局面。“弄潮兒”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闖出了一番天地。也用實踐證明了柏堰科技園在“統一領導、分工合作、收益分享”的區縣合作模式下,探索走出的特色發展道路是一條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符合區縣高質量發展需要的發展之路、創新之路和幸福之路。
科學技術是*一生產力,在“科里科氣”的合肥,科技創新已成為這座大湖名城一張響亮的城市名片。作為冠以“科技”之名的園區,柏堰科技園肩負經濟發展先行先試示范區的使命,也深知要在轉型升級、追趕超越中勇于創新、敢為人先,就必須把創新驅動作為引領發展的*一動力,為此,園區堅持創新驅動,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科研投入,不斷深化科技創新體系,將創新活力化作前行動力。
“十三五”期間,園區累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2252.78億元,年均增長6.8%。園區創新水平也實現了新突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25家,較“十二五”末增加4倍以上,產業園區逐步向科技新城轉變。2020年,會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掛牌上市,這也是園區自主培育的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由產業園區邁向科技新城,既是向“新”而行,也是由“新”到“興”。在園區黨工委*、管委會主任范成貴看來,這個“興”既包含經濟發展興,也包括民生服務興,“我們要不斷為企優環境,圍繞企業發展需求,主動靠前服務,當好‘金牌店小二’,還要為群眾辦實事、謀福祉,做好‘百姓貼心人’。”在園區2022年工作部署座談會上,范成貴如此勉勵各部門和四個社區。
十余年間,柏堰科技園由設園之初的城市邊緣漸漸融入城市中心,新的面貌、新的使命,轉型升級大勢所趨,產城融合勢在必行。為此,園區多管齊下,一方面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并立足實際,推進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讓“活水長流”;另一方面,持續開展“畝均論英雄”行動,盤活閑置低效用地,讓“底子”厚起來。同時打響“碧水保衛戰”,成立派河流域河長制專項行動專班,全力守護綠水青山,讓“面子”靚起來,為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面向“十四五”,園區將搶抓安徽自貿區建設優勢,圍繞千億產值“一個目標”;緊抓一體化、高質量“兩大關鍵詞”,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加快產業創新向高端引領轉變、功能布局向產城融合轉變、發展方式向低碳綠色可持續轉變的“三大轉變”;明確區縣合作發展重要增長極、產城融合發展樣板區、安徽省合作園區改革創新試驗區、長三角產業升級新標桿“四大定位”。
持續優化存量,狠抓傳統家電制造業轉型升級,邁向高端化、智能化;做大增量,聚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瞄準高端、打造終端、形成集群。并進一步深入細化,補齊民生事業短板,完善園區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一張網”的基礎社會治理體系,打造區域高質量發展新高地、構建區域融合發展新格局、樹立國際化科創社區新坐標。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