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區四大龍頭城市確定!鄭州長沙爭奪第二合肥*后入圍
上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區域板塊的發展格局一直在演變之中,而中部地區的戰略意義一直在提升。
十多年前,國家就正式公布了《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業內學者指出,中部地區在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十三五時期,中部地區迎來了眾多發展機遇,各領域的提升也是肉眼可見。但需要指出的是,中部地區仍處于對資源、勞動力要素依賴較重的階段。
此外,中部地區的城鎮化率普遍較低,制度理念以及民富水平還需努力。
如今,中部地區以占全國10%的土地面積,覆蓋了全國25%的人口,*終還創造了全國22%的GDP總量。
在這份成績的背后,少不了中部地區各大龍頭城市的引領。目前而言,中部地區四大龍頭城市基本已經確定,分別為武漢、長沙、鄭州以及合肥。
去年*新的數據,中部地區這四個龍頭城市全部躋身了中國GDP二十強,有著較強的經濟實力。根據2021年各地*新的公報數據,武漢的GDP位居全國第9,長沙第15,鄭州第16,合肥第19。
2022年半年度,中部地區四大龍頭城市的格局依舊穩定。
四大龍頭城市,分布于三個關鍵城市群。
未來是城市群、都市圈的時代,各個有實力的城市必然也是在各自的城市群中發光發熱。
根據*新的規劃,武漢和長沙位于長江中游城市群,鄭州位于中原城市群,而合肥劃到了東部地區的長三角城市群。從定位來看,武漢和鄭州都是各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而長沙和合肥都是副中心城市。
從城市群的實力而言,明顯是長三角*出色,長江中游次之。而中原城市群的覆蓋范圍主要在河南,整體影響力還是相對較弱。
短期來看,鄭州和長沙將爭奪中部地區第二城的位置。
根據長沙市統計局的*新數據,2022年上半年,長沙全市的GDP總量為6711.29億元,同比增長4.3%。其中,長沙全市的*一產業增加值180.2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622.5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908.49億元。
同期,鄭州全市實現GDP總量為6740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鄭州的*一產業增加值81.6 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40.4 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818億元。
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各類產業的發展,鄭州和長沙都是相當接近。
中部地區四大龍頭城市,合肥*后入圍。
整體來看,在我國的中部地區,武漢一馬當先,鄭州和長沙也是緊隨其后。經過*近十幾年的發展,合肥*后入圍,成為了中部地區的龍頭城市之一。
從合肥市統計局了解到,2022年上半年,合肥全市的GDP總量為5430.4億元,同比增長2.9%。從綜合實力來看,后面的南昌、太原等城市,都不足以與合肥相抗衡。
那么對于中部地區四大龍頭城市的概念,大家怎么看呢?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