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為孕婦返鄉開辟“綠色通道”
本報合肥4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磊王海涵)今天上午,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樂橋鎮檀巷村返鄉人員鄧春節和鮑健沉浸在喜悅之中,他們給出生不滿一天的女兒取名“鮑廬恩”。“鮑”與“報”同音,“廬”代表“廬江”“合肥”(古稱廬州)。受他們夫妻委托,村干部前往縣行政服務中心給孩子上了戶口。
在這個特殊的名字背后,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愛心接力。
這對95后夫妻一直在省外務工。鄧春節的預產期是4月19日,原本在當地預約了醫院,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當地醫院無法接收她入院。考慮到預產期日益臨近,他們決定回到廬江縣樂橋鎮的老家,并向村里進行了報備。4月11日下午,一家人匆匆開車上了高速公路。
此時,正在防控一線值守的樂橋鎮副鎮長朱阿敏突然接到村干部電話。“一面是從外省返鄉的人員,一面是一名即將臨產的孕婦,情況特殊,于是立即向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報備請示。”她說。
向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請示后,廬江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開始與時間賽跑。安徽省外返回合肥人員需在高速路出口接受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考慮到情況緊急,廬江縣相關部門商議,計劃實施閉環轉運。
當天19時許,朱阿敏和鎮村工作人員駕車趕往G3京臺高速沙溪服務區等候。半小時后,雙方車輛幾乎同時抵達服務區。“我們提前同高速路出口的負責人以及高速路出口屬地柯坦鎮取得聯系,請他們開辟‘綠色通道’,免除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等環節。”朱阿敏介紹。
廬江縣衛健委派出的120救護車已在高速路出口等候,鄧春節和家人跟隨救護車抵達縣人民醫院東區隔離病房,隨后按照規定進行一系列檢測。醫院安排一名副主任醫師、一名助產士、一名護士進入隔離病房,全程保駕護航。
幸好提前做了周密安排,4月12日9時許,鄧春節便有了分娩征兆,醫護人員立即做好準備工作。14時08分,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名女嬰降生了。“要感謝家鄉政府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他們服務太周到、太溫暖了。”鮑健激動地表示。
當天,這一事件在網上“刷屏”,網友紛紛留言,為孩子起名當起了“參謀”。*終,父母選定了“鮑廬恩”這個名字,并為孩子取了一個小名——“小幸運”。
“全家人都覺得‘鮑廬恩’這個名字非常好,很有寓意,等這個幸運的孩子長大了,把這段故事講給她聽,教她學會感恩。”初為人父的鮑健說。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