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全力打造“中國IC之都”玩轉“芯片經濟”
由內容質量、互動評論、分享傳播等多維度分值決定,勛章級別越高(),代表其在平臺內的綜合表現越好。
電視、電腦、車載導航,甚至小到一枚不起眼的U盤……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產品里,都凝聚著一顆小小的芯片,這些芯片,有個更正規的名字——集成電路。
如今,合肥正聚集了一批這樣的高新集成電路設計研發企業,玩轉芯片經濟,全力打造中國的“IC之都”。
今天,記者為你揭秘那些小小芯片背后的神奇故事。
坐在車里,聽音樂、看導航、接聽藍牙電話……智能化的車載系統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舒適、便捷,而這些智能體驗的背后,全都是小小芯片的功勞。
在高新區杰發科技的產品展示區,記者就見識到了這個小芯片的大能耐。
“芯片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是汽車電子行業的核心技術,也是國內行業發展的薄弱環節。”杰發科技研發總監陳凌介紹說,杰發科技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汽車電子芯片,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累計銷售收入已經達到近10億元,在國內后裝車載電子芯片的市場占有率更是超過了60%。不僅打破了國外汽車電子廠家的市場壟斷,更研發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單芯雙系統模式,大大降低了產品成本。
“頭部代產品MT3360,把從少數人才用得起的高端車機領域帶入了大眾領域。原來一臺車機導航要七八千元,現在貴的車機導航也就一兩千元,便宜的甚至幾百塊錢就能買得到。杰發科技,從實際上打破了技術壟斷導致的產品高價格局面。第二代產品AC8317致力于安卓操作系統,把我們的車機市場帶入到智能時代,力求提升大家的駕駛安全性,豐富大家的駕駛體驗。”
去年11月,杰發科技與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通力研發了世界領先的智能車載平臺雙操作系統。今年3月,這種單個芯片平臺上同時可以運行原始和開放智能兩種操作系統的車載芯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汽車都可以裝上低價又安全的“杰發芯”。
同樣是本土高新技術企業,宏晶微電子的芯片技術研發更傾向于平板顯示領域,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的電視機、顯示器、機頂盒等產品,都可能使用了合肥人自己生產的芯片。甚至坐在高鐵上,一抬頭就能看見的顯示屏,也是宏晶參與研發的項目之一。
“做中國人自己的芯片”是宏晶早期提出的口號,現在,這個發展目標更加具體了,那就是創造中國核心技術信息產品。該公司總經理劉偉說,顯示領域的技術要求,在早期不高,只要信號能夠傳輸到終端就可以了;現在,用戶對于圖像和聲音的信號質量要求不斷提升,圖像顯示甚至從2D衍生到了3D。這種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也促進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宏晶目前就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159項,另有7項發明專利正在申請;擁有注冊商標4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核心芯片,一直都是宏晶追求的發展目標。
兆芯電子是臺灣群聯電子集團在合肥投資成立的全資子公司,這家專注于研發設計固態硬盤的臺灣企業,為什么會選擇合肥呢?
兆芯電子的總經理王智麟說,目前兆芯著力于研發防震防摔、開機速度更快的固態硬盤,固件研發已經完全落地于合肥,而芯片研發也會逐漸從臺灣轉移過來。閃存控制器的制造方面,掌握了主控技術并且可提供量產的企業全球不超過5家。在臺灣,群聯電子是蕞大的掌握主控技術的企業,在合肥建立兆芯電子,正是看中了其巨大的發展潛力。
落地合肥之后,客戶和電商的獲得比較便利,公司的生產和交貨時間大大縮短,技術可以就地服務客戶,這樣的區位優勢也是吸引他們來到合肥的重要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合肥高新區全力打造集成電路產業聚集發展基地,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好的平臺條件,為企業在產業鏈聚集、人才吸引等多方面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據了解,未來兆芯電子還會著力于培養合肥本地的研發團隊,“臺灣芯”發展成“合肥芯”指日可待。
去年9月,合肥集成電路產業被列為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截至目前,合肥基地集成電路企業從原有不足10家發展到近70家,年產值從不足30億元,發展到120多億元,初步形成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器件到專用設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合肥已成為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蕞快、成效蕞顯著的城市之一。
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產值三年翻兩番,背后的原因在哪里?
據了解,安徽省集成電路戰略發展基地自規劃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僅僅合肥市就網羅了集成電路企業近70家,涵蓋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材料和設備等方面,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
政府在聚集行業內的優質科研資源和提高區域內行業技術水平的同時,進一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相關企業的聚集。
合肥不遺余力針對性地招商引資和環境建設。譬如,在汽車行業里,集中了汽車電子方案設計的系統開發企業、汽車電子芯片生產制造企業、國內外汽車研發制造企業、其他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等,促進區域內上下游產業鏈的形成,對提高汽車電子行業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的技術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
“產業鏈的完善與擴大也能夠為合肥乃至安徽省的經濟發展提供一份持久強勁的動力。”杰發科技的研發總監陳凌說。
對于集成電路基地,各級政府也都給予資金支持。其中,省級專項資金額度1.2億元,支持項目27個,經過發布通知、收集資料、組織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環節,2015年底通過“借轉補”等形式,已將資金撥付至基地平臺類、制造類、封裝測試類、設計類等重點企業。
市級配套資金上,市財政2015年度支持集成電路項目資金超過1.3億元。合肥市每年拿出10多億元設立政府引導基金,1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上述基金2015年支持基地矽力杰、富芯、通富微電等項目超過5億元。合肥市產投集團出資3億美元參與并購恩智浦RF Power事業部已于去年底完成。目前合肥市正積極組建總額達2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專項并購基金。
區級配套資金上,高新區通過“2+2”政策,2015年度支持集成電路項目資金超過0.5億元,區內已成立總額5億元的中興合創集成電路專項基金。同時擁有高科創投、創新貸、高新擔保等金融服務機構,為集成電路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此外,合肥還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搭建了一系列創新平臺,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
其中包括,依托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院等搭建的創新平臺和重點實驗室26個,主要包括合肥集成電路服務中心、國家專用集成電路設計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微電子測試平臺等。今年上半年,總投資4500萬元的合肥ICC平臺預計也將建成。
統計顯示,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聚集發展合肥基地取得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累計轉化科技成果400余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1項。
科技創新帶動下,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集聚發展合肥基地年度產值目標120億元,實際完成產值129.6億元,完成目標任務108%;年度稅收目標13億元,實際完成稅收13.5億元,完成目標任務103.8%;2015年基地在建項目24個,年度投資目標20億元,實際完成投資22億元,完成目標任務110%。
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簽約項目26個,總投資247.5億元;目前在談項目62個,總投資455億元;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在建項目24個,總投資310億元,全年完成投資22億元。“產業鏈的完善與擴大也為合肥乃至安徽省的經濟發展提供一份持久強勁的動力。”——杰發科技的研發總監陳凌
前一頁 [1] [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