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江淮請您來合肥老廠房“變形記”你千萬不能錯過!
每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獨家記憶,四牌樓、逍遙津、南薰門是合肥的城市記憶,柴油機廠、恒通機械廠、藕塘工業園也是合肥的城市記憶。
1964年,當時還屬于合肥近郊的合安路14號,被選定為合肥監獄的新址。雖說是監獄,這里卻有著不一樣的新生:1969年,監獄里的技術人才開展試驗1105型號柴油機生產,此后生產規模越來越大擴建了廠房,并在3年后與白湖修配廠合并,監獄名由原先的“合肥磚瓦廠”更名為“合肥柴油機廠”。
1978年,合肥柴油機廠成為機械工業部生產“135型柴油機”的六個定點廠家之一,并且產品質量是六廠評比中*高的。1987年,其自主品牌閥門件獲得省優品牌,產品暢銷國內外,被授予“出口創匯先進單位”。“合柴廠”見證了合肥工業崛起的輝煌,見證了合肥從工業制造到工業立市,再到中國制(智)造、家電之都的鏗鏘步伐。
2018年,合肥監獄遷址。如何在這片土地上保留曾經的回憶,讓它煥發新的生機?合肥市以文化建設的大視野、大格局,將柴油機廠舊址改建為“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讓它成為城市的“老底片”和“新名片”。遵循柴油機廠原有肌理,項目在改造過程中保留崗樓、穹頂、煙囪等工業遺址,進行二次設計和改造,力求在老舊廠房里窺見曾經的老合肥,在物件變遷中感受時代發展力量。
合肥曾誕生了中國*一臺DVD、*一臺仿生搓洗式洗衣機、*一臺微型計算機“合柴·1972”的首期改造中,打造了彰顯家電發展的“合肥家電故事館”,這里能搜尋到合肥家電工業發展的脈絡和榮光。館區內設有老家電故事館、智能家電展示館、合肥情景街、手工藝品區以及圖書城等主題版塊,老式家電、舊式小賣鋪、電子維修店、無線電廠流水線等仿若“穿越”歷史回到過去,家電行業頂尖品牌匯集引領家電行業先鋒潮流,*新奇、*高端、*前沿的科技體驗彰顯合肥“家電之都”的創新風采。蝶變后的“合柴·1972”,浸潤著宜人的溫度,流動著藝術的魅力。
作為安徽省首個工業改造試點,原恒通機械廠區在改造過程中既保留了工業文化特色,又植入了創意文化“基因”。項目按照“提升老街區、培育新街區、創建名街區”思路,遵循“建筑形態有記憶、產業業態有特色、文化文態有傳承、區域生態有支撐”原則,打造為集創意辦公、文創展示、公共閱讀、體育健身、教育培訓、創意影院、配套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長江180藝術街區”,成為“創意辦公分享地、文藝潮人集聚地、藝術生活體驗地”。
曾以工業產業聞名合肥的藕塘工業區,以老工業遺存為特征,融合多種創業業態,打造“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的文化產業平臺“建華文創園”。作為廬陽區的首個文創園區,建華文創園被譽為“放倒了的寫字樓”,其內匯集了一批與信息服務、家居設計、動漫設計相關的文創企業,其中不乏行業“獨角獸”企業。建華文創園已然成為合肥的一張文創名片。
鮮艷的色彩、工業風的舊建筑這些歷經滄桑的地方,不僅沒有被人們遺忘,反而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為合肥的文創產業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于制造業領先的合肥而言,工業設計不單單是作為創意文化而存在,更被視作推動制造業升級的工具。如何才能將它在這方面的作用發揮到極致?中國(合肥)工業設計城應運而生。
坐落于蜀山經濟開發區的工業設計城,是合肥市規模*大的工業設計產業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區,是省市區聯合共建的科技創新高地。自2016年“開城”以來,工業設計城在招商引資、服務企業、產業鏈運營等方面,勇于打破常規、強力整合資源,運用國際化的戰略思維,贏得了國內外工業設計企業、工業企業設計研發中心等企業的信任和支持,為加快產業集聚發展奠定了基礎。
幾年來,工業設計城著力引入企業研發中心、工業設計企業和上下游服務商,建設集產品設計、科技創新和技術交流、產品交易展示、人才培訓、設計大賽、專題論壇和成果轉化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示范園區。已先后引入了150多家企業入駐,其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7家,中國十佳工業設計公司3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8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6家、合肥市十佳工業設計公司(團隊)12家。工業設計城國際化的產業發展定位,還吸引了德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國際化創新設計中心的關注,也有入駐集聚發展的意向。
實現和造就無數設計研發成果就地轉化,是工業設計城產業集聚發展的初衷和發展目標。截至2019年底,工業設計城內有15家企業獲得131項國內外工業設計大獎,其中包括德國紅點、IF、美國IDEA(工業設計優秀獎)等,是全國獲獎*多的工業設計產業園區之一,初步完成139項重點設計研發成果落地轉化工作,部分成果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的工業化項目。
一款圓潤的燜燒杯,經過工業設計城設計人員細致的市場調研和重新設計,上市后一炮打響,首年銷售量達100萬只,銷售額達6000萬元,打破了該類產品由進口商品獨霸天下的格局。
*一家入駐工業設計城的合肥羽創易高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自2016年起與合肥一家企業合作后,啟動品牌產品形象(BPI)規劃與設計。合作僅2年多,該企業的產品產值就提升了30多億元,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工業設計城入駐企業鼎典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與高新區一家環保企業合作,對產品線進行梳理后重新規劃設計和研發,打造出全球首款機動車尾氣立式遙測設備,致使該企業當年營業總收入比上年增長60%。
工業設計城重點入駐企業國海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研發了“新一代新能源智能旅游房車”,該項目早已成功實現就地轉化。隨著其首批20臺房車下線正式走向市場,標志著合肥已躋身我國重要的房車生產基地,實現智能房車“合肥造”。
設計城的行言產品設計公司,研發了以聚能燜燒鍋為代表的產品,其“圓形壽字紋”設計以線條環繞不斷,很好地應對了產品多種材質,“國風”風格的外觀設計也廣受好評。該產品從研發到面世,一直備受關注。
與此同時,工業設計城還不斷探索傳統產業轉型新模式,打通企業與市場鏈接的通道,補齊地方產業發展要素與基礎生態,提升特色產業競爭力,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隨著5G商用程度的推進,將使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更廣泛地應用于創意文化產業中,進而帶動創意文化產業生產要素與產品的數字化,實現高效流通,推動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構建全新的基于數字化的廣泛連接的文化創意生態系統。
如今,合肥已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合肥重點產業鏈,立足于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不斷加快發展創意文化產業,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增強多元化供給能力,從而滿足多樣化的社會需求。
在歷史上,巢湖曾有“九頭十八嘴”之說:湖岸浸泡在水中,巖石伸入湖中成半島,被居民形象地稱為“嘴”。在六家畈附近,便有一處石材鮮紅的“紅石嘴”。1952年,繁華的六家畈新建糧倉,就近從紅石嘴取材。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糧倉早已破敗不堪,唯有紅石頭色彩依舊。正是這紅石頭,為老糧倉帶來“新生”。
在普通人眼中,糧倉是時代的“遺物”,破敗不堪。可在設計師眼中,這座老糧倉是合肥地區保存*完整、面積*大、紅石頭壘砌的糧倉,呈現出典型的江淮建筑風格,集濃厚的歷史印記和獨特的地域風貌于一身,可謂不可多得的璞玉。來自上海的設計師,用現代的設計語言與老糧倉“碰撞”,將“國際范”的風格元素與老建筑的布局結構重疊,進行了一次昔日與現代的深度融合,讓它以“糧倉·1952”的身份重回大眾視野。
在設計、建造過程中,“糧倉·1952”*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建筑的地域風貌和歷史痕跡,融入很多老物件、老特色。如今,兩間谷倉已“變身”為藝術展區,成為全國書畫和美術愛好者的聚集地,源源不斷地吸引藝術家入駐簽約,他們創作的藝術作品陳列在整個藝術區的各個角落。園區內還打造了“味蘭書屋”,該建筑是根據原有的舊樓復建而成,其內掛著的每一件畫幅、陳列品都是藝術品,入口處掛著的牌匾也是從皖南地區“淘”來的老物件。
老糧倉“涅槃”為藝術殿堂,自2017年對外開放以來,“糧倉·1952”連續舉辦了全國人文賞石藝術展、水墨名家作品展和耕讀文化節等系列活動。源源不斷的游客來此“打卡”,對他們來說,“糧倉·1952”吸引人的不單單是景點,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傳承。
在肥東縣,橋頭集鎮內曾有一座礦山,早已停產廢棄了,因礦山而建的礦石廠及宿舍區也被遺棄。橋頭集鎮按照“寫意五色”的理念,依托廢棄的礦山、閑置的宿舍區、集中的村落、成片的農田及鐵路沿線等環境進行改造,在保持原有生態基礎情況下,打造了“映山紅主題公園”,并改造修建了“鮮花小院”主題文創街區。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林木和花卉對礦坑、山體的修復和景觀再造,“映山紅主題公園”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也使其成為市民生態休閑、觀光科普及花卉展銷的場所。“鮮花小院”除了將“修舊如舊”的老建筑作為民宿,另外還將生態花卉種植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讓游客在歷史中體驗現代生活、在田園中感受時尚潮流,可玩、可逛、可住。
該鎮的“愛情隧道”景點,本是一條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鐵路運輸線路,文化賦能讓它成為了年輕人競相追逐的“網紅打卡地”。橋頭集鎮不斷深挖“愛情隧道”浪漫的人文資源,通過舉辦愛情詩歌筆會、新詩百年朗誦會等方式,提升“愛情隧道”文化品位,以活動帶動旅游。
作為以文化發展為主題的綜合性展會,合肥文博會自“誕生”起就以“創”字為己任,文化創意達人、文創特色街區、文創產業成果等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文化創意給文化產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戴上VR頭盔,體驗一場全景式黨史學習;沉浸式體驗空間讓觀眾身臨其境,“置身”于國畫之中;“黑科技”通過不同方塊道具組合,私人定制屬于自己的個性音樂“文化+科技”,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引擎,毫無爭議地成為了每年合肥文博會的“重頭戲”。展區內運用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信息網絡、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3D打印等高新技術,讓市民近距離親身體驗合肥科技創新能力。
“文化+科技”的成果展示也必不可少。2020年合肥文博會上亮相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整合優質樓宇、園區、服務供應商等資源,為企業提供“文化+科技”的一站式“云”服務。VR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利用VR技術和軟硬件結合的方式,讓市民瀏覽VR技術的同時,了解革命歷史事件。
作為安徽省*一的專業影視主題產業園,安徽影視文化創意產業園也曾“登臺”合肥文博會,參展企業既有參與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大圣歸來》等國內多個知名動畫項目的動漫企業,也有為世界制造業大會制作暖場視頻和花絮的影視公司,還有可滿足主流影視行業應用需求的現代化演播室系統以及“泛時尚”女性類短視頻機構。他們在現場展示如何進行動畫創作,揭秘科技賦能影視制作的奧秘,展示合肥影視制作的硬實力。
當文物邂逅創意,會發生哪些奇妙的化學反應呢?全國各大知名博物館多次走進合肥文博會,展示文博創意產品的獨特魅力原本養在深閨的文物因為創意而鮮活、實用起來,走進百姓的生活中。“文化+創意”,讓原本“曲高和寡”的文物發展成為可盈利的產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人走到哪,小鳥就飛到哪;輕輕揮動手臂,選擇“巖”“松”等徽文化意象,飛來石、迎客松就會出現在畫中2019年合肥文博會上,安達創展帶來了景隨人動的徽文化壁畫、虛擬化古裝的互動機器等產品,讓市民在互動中了解文化內涵和科學原理。該公司是合肥文創產業的一塊“金招牌”,其致力于使用動作捕捉、虛擬現實等技術改造博物館、主題館、科普館,已成功改造了中國運河糧倉博物館、武漢長江文明館等200多家場館。
自2015年納入合肥文博會以來,每年的“青年創客空間”展區時刻人流滿滿。安全持久的大分子著色劑、監視無人機的雷達神器合肥的青年創客們著眼生態環保、鄉村振興、工匠精神等,激發“創”的智慧、啟發“創”的靈感,研發了諸多新奇有趣的文化創意產品,備受觀展市民的喜愛。“文化+創意”,*能誕生出新的業態,釋放“創”的魅力。
文化與旅游密不可分。在文博會文旅展區,一條條精品線路,一件件旅游商品,不遺余力地展現著“合肥文化旅游”的精髓。而這樣的全力推薦,在“縣區板塊”競爭更為激烈,從“古鎮三河”到“四頂山居”,從“包河秀色”到“中廟姥山”,串起合肥旅游“大版圖”。此外,文博會還開設了“一帶一路”文創旅游商品展區,英法韓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集中展示各國文創旅游商品*新成果。
產業之興,合肥文博會功不可沒。它不僅是提供一個為文化企業“搭臺”的空間,更是為這些文化企業鋪設了一條匯聚資源、齊聚要素的“綠色通道”。合肥文博會舉辦以來,為合肥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催生了一批文化企業和品牌,華米科技、安達創展等一批企業正是通過合肥文博會,被外界所熟知并日益發展壯大,奏響了合肥文化產業的華彩樂章。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