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合肥市集成電路產業出口432億元
從啟動建設到量產,合肥至微只花了一年多時間。這家企業的成長,是合肥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的縮影之一。作為我市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今年以來,集成電路產業的體量持續擴大、能級持續提升、企業持續成長,市場情況表現優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出口43.2億元,同比增長347.4%。
“回想當初,我們被合肥的產業布局吸引,被政府的務實作風打動,決定將至純科技的晶圓再生業務落點在這里。”上海至純科技董事長蔣淵坦言。
從2020年3月開工,到克服困難于去年年內完成大部分設備的搬入,到今年3月開始試生產,7月隨著ISO認證的順利通過,已經有了正式訂單開始量產。蔣淵表示,合肥至微量產之前,國內高階的晶圓再生需求都要送到日本、中國臺灣等地處理,這一項目的量產,為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鏈又添上必要一環。
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作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快、成效*顯著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合肥的集成電路產業擁有企業近300家,聚集從業人員超2萬人,初步完成了產業布局,先后被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列為集成電路產業全國重點發展城市,獲批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和國家首批集成電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6月26日上午,合肥沛頓存儲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項目正式封頂。按照建設規劃,項目將于9月底完成全部建設任務,10月初進駐生產設備,力爭于年底實現投產并形成有效產能。
合肥沛頓是深科技全資子公司沛頓科技與國家大基金二期、合肥產投、中電聚芯于2020年10月共同投資建設的集成電路先進封測和模組制造項目。“本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完善我國存儲器產業鏈,推動我國存儲器產業重點突破和整體提升。”深科技董事長周劍表示。
如今,合肥已經成為全國少數幾個擁有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及設備材料全產業鏈的城市之一,集聚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產業鏈條不斷完善。記者了解到,在設計領域中,杰發科技車規級MCU芯片實現國產突破,聯發科技、君正科技等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在制造領域中,晶合晶圓實現手機面板驅動芯片代工市占率全球*一;封測領域中,通富微電高端封測產能全面提升,行業龍頭企業華東封測、沛頓科技相繼布局;設備材料領域:芯碁微裝雙臺面激光直接成像設備打破國外壟斷,露笑科技等第三代半導體領軍企業紛紛落戶。
新企業紛紛布局,產業鏈加速完善,創新的力量正在為“合肥芯”打造高質量發展新的支撐點。
目前,合肥擁有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8個,博士后、院士工作站10個。7月13日,華米科技發布了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黃山2S”,實現了超強算力與超低功耗。相比黃山2號,這款芯片的運算效能提升了18%;而運行功耗則降低56%,休眠功耗降低達93%,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黃汪表示,連續推出三代自研可穿戴芯片的背后,是華米科技對芯片行業的全面布局和持續投入。
合肥集成電路產業浪潮之下,一個個創新成果持續涌動:圍繞“卡脖子”領域,我市集中力量開展技術攻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中電科38所77GHz毫米波芯片及模組刷新世界紀錄;云塔科技發布國內首顆5G濾波器芯片;君正科技T02嵌入式人工智能視覺芯片國際先進……
合肥的集成電路何以成?“鏈長制”的實施,成為推動發展的關鍵。由“鏈”入手,去年6月開始,合肥創新推行“鏈長制”,開展“延鏈補鏈強鏈”的攻堅戰,鍛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韌性。對于合肥來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深做實“鏈長制”,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持續延鏈補鏈強鏈,“集”中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精力,產業發展必有所“成”。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