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商報丨合肥高新區:科技創新領跑產業騰飛
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部,有一處面積128平方公里的區域,依山傍水,風景宜人。這里就是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安徽省*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合蕪蚌試驗區科技創新公共服務中心、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
自1991年成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以來,合肥高新區以創新產業為靈魂,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了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公共安全、新能源、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高端產業集群,奠定了安徽在全國創新大格局中舉足輕重的地位。2018年,合肥高新區被納入世界*流高科技園區建設序列。目前,合肥高新區內工商注冊企業已達28016家。截至今年6月底,自主培育上市企業累計達35家,占據合肥市上市企業的半壁江山。
如今,合肥的城市名片已經和人工智能密不可分。作為全國首個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中國聲谷眾多的產業布局、精良的產品落地,使其成功躋身于我國人工智能發展*一方陣。
中國聲谷是由國家工信部與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部省重點合作項目,項目旨在通過投資、招商、孵化等方式加速人工智能產業項目向中國聲谷的聚集,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經過7年的發展,目前,中國聲谷已進駐企業571家,包括科大訊飛(002230)、華米科技、科大國盾、航天信息(600271)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這里集聚了全球*級人工智能技術與創新企業,初步形成了基礎應用技術、底層硬件、數據計算、智能終端、行業應用等產業布局。
在已構造的智能語音技術及產業優勢基礎上,中國聲谷進一步向人工智能技術及產業延伸,搶抓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爆發式增長的重大機遇,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態體系建設。2018年,中國聲谷實現產值650億元,16家骨干企業收入突破10億元,金山軟件、寒武紀、云知聲等一批龍頭企業相繼落地。在持續完善的產業配套和產業環境作用下,今年一季度,中國聲谷新增入園企業49家。
圍繞“耳聰目明、心靈手巧”的智能產品定位,中國聲谷智能化產品和服務不斷涌現。2018年,安徽省舉辦了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對接會,對外推廣20款共計36261套首臺套創新產品,在全省16市、200多個省級和市級機關示范應用。截至目前,人工智能開放服務及產業支撐平臺全球開發團隊已超過100萬,孵化團隊超過3800家。
目前,中國聲谷已有教育、醫療、服務、汽車、家居等領域孵化培育的130多款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走進市場,產品涉及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大數據算法、語音識別與翻譯、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中國聲谷注重核心技術積累,集聚全球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戰略定位,成為驅動產業鏈上企業“智造”產品更新迭代的引擎。
通過產業環境完善與孵化培育創新,中國聲谷先后獲得國家級眾創空間(粒子空間)、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多個“國”字號招牌,形成了產業特色明顯、技術領先、配套齊全、輻射全球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科大訊飛智能機器人“曉曼”成為全球首臺全程語音交互的銀行服務機器人、華米科技發布世界上*一款采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手環、安徽克洛斯威智能樂器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出全球首臺軟硬件一體化互聯網智能鋼琴、亞美光電三維口腔CT實現智慧口腔醫療器械零的突破。
作為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中國聲谷以核心技術為引領,逐步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與應用的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鏈。積極構建產業生態、集聚創新技術、推進行業應用,其中金融服務平臺的杠桿作用,正成為中國聲谷驅動產業發展的*強支撐。
利用基金投資,聚焦源頭創新。今年,中國聲谷重大項目從投資招商入手,充分發揮投資的產業招商促進作用。以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鏈為中心,通過“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路徑,高度聚焦上下游優質項目的發掘與孵化,采取“創業導師+服務平臺+專業孵化”的培育模式,構建起“大創客”帶動“小創客”的產業集群發展格局,利用示范基地語音云開放平臺將核心技術開放給創業者,讓開發者共享運營平臺和渠道資源,為企業提供領先技術支持。
據統計,目前,中國聲谷金融服務平臺已對接服務企業400家,實現對接企業融資額達11億元。同時,基地以基金投資為基礎,大力推行“產業+基金”“基地+基金”模式,逐步搭建起了完善的科技金融創新服務平臺,提供投融資、貸款、擔保等全領域金融服務,通過資本的紐帶加大對園區企業的支持力度。
“做實、做大、做強”如今已成為中國聲谷發展的三大新維度,這些都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據中國聲谷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合肥高新區,政策支持力度極大,2018年,中國聲谷專項政策支持的*一批項目達212個項目,支持金額3.66億元。這位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依托專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話語、人脈等資源優勢,引進一批人工智能領域“高精尖缺”人才和創新團隊,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為中國聲谷創新驅動發展提供高端戰略決策支持。
隨著科技的進步,量子領域的一扇扇新大門被打開。據了解,經過20多年發展,我國在量子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和部分領跑的歷史性轉變,成功實現“彎道超車”,走在了世界前列。中科大“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等均代表了當今量子信息技術領域世界*領先的成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安徽代表團集體建議的*一條,就是支持創建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而國家實驗室(籌)所在地合肥高新區,也在努力打造“量子中心”。中科院院士、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表示,量子信息科學的不僅需要基礎研究,也需要產學研結合與成果轉化。合肥高新區是安徽高新技術企業*為集中的區域,也是安徽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的主陣地。對此,潘建偉說:“量子信息科學研究出的好的成果,可以在高新區周邊進行轉化。”潘建偉希望建立起從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到產業成果轉化的全鏈條。
在高新區創新產業園一期與二期之間、云飛路沿線,密集地布局了一批量子領域骨干企業。從*早于2009年成立的國盾量子的路兩旁,豎立著幾大量子公司的標志,使得這條路成為名副其實的“量子大道”。
其實,合肥高新區“量子中心”由來已久,且優勢明顯。自從2009年*一家量子技術公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多家主營量子技術的企業相繼在合肥高新區成立,涉及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三大量子技術領域。2017年2月27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暨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建設動員大會”在合肥高新區舉行,標志著安徽在全國創新大格局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重要力量。在建的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按照國家實驗室的體制機制和運營模式,培育形成了量子通信等嶄新產業,搶占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是當前安徽省科技創新的一號工程。
在合肥高新區“量子中心”,除了量子創新院、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籌)在量子領域的基礎研究外,“量子產業”也在蓬勃發展,逐漸成為合肥高新區的亮點產業。目前,合肥高新區擁有科大國盾、本源量子、國儀量子、國科量子、中創為量子等主營量子技術企業五家,量子關聯企業20余家,全區直接從事量子研究的科研人員數達600人,近三年累計在國際*流期刊中發表論文達151篇,在全球居于首位。另外,合肥市量子信息產業相關專利占全國的12.1%,排名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這些知識產權主要集中于合肥高新區“量子中心”。
在量子通信領域,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堪稱領軍企業。科大國盾是以潘建偉院士團隊實用化量子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我國首家從事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化的企業。國盾量子研發的“經典-量子波分復用”技術在項目中得以應用,大幅度降低了網絡建設和運營成本。2017年12月,國盾量子與中興通訊(000063)合作推出全球首款商用“量子加密手機”。科大國盾為全球首條城際量子通信干線——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提供了技術和產品支撐。目前,國盾量子已成為我國*大的量子通信設備制造商和量子信息系統服務提供商,是全球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化技術和商用服務的開拓者、實踐者和引領者,也是國內量子領域首家獨角獸公司。
近年來,合肥高新區立足自身安全產業優勢和科教資源優勢,積極謀劃建設“中國安全谷”。目前,合肥高新區集聚了四創電子(600990)、國科量子、國盾量子、新華三、中新網安、科大國創等龍頭企業,集聚中安網脈、高維數據、捷興信源、云璽科技等一批創新型企業。合肥高新區量子技術獨占鰲頭,網絡應用逐步輻射全國,人工智能產業格局初步形成,“智能+安全”創新應用新生態逐步形成。
為提升基礎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中國安全谷”以科技創新引領,強化源頭創新,打造“一核多點”的網絡空間安全科技創新平臺。以建設“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為核心,打造量子信息產業策源地,持續引領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計算、量子測量等重點方向發展,搶占量子科技國際競爭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協同建設網絡空間安全重點領域高端創新平臺與研發平臺,推動安全攻防實驗室、網絡空間安全技術研究院、密碼科學技術實驗室等建設,開展相關基礎技術研發,提升基礎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未來合肥高新區還將積極參與國際、國內相關標準的制定,爭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個人信息安全、可信計算體系、移動通信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安全相關安全標準落地安全谷先行先試。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區域骨干網樞紐,加快未來網絡實驗設施建設,建立超算中心,完善通信信息網絡定級、測評、安全防護等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措施。推動天地一體化網絡合肥中心、中國中部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級/行業級網絡空間安全靶場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同時,推動全域人才匯聚,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建設人才培育新高地。依托高校人才資源,完善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促進高校統籌學科資源配置、加快培育跨領域、國際化、高層次、創新型、實用型人才和團隊。建設集人才培養、戰略推進、行業創新三位一體的國家級網絡空間安全基地式培訓服務平臺,促進人才、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創新。
加強企業內培外引,瞄準美日歐網絡安全企業,加快對接北京、上海、深圳等先發地區,形成以研發中心、創新中心、總部基地為主的網絡空間安全企業集聚形態。創新實施企業梯隊培育模式,建立重點企業后備資源庫,開展動態化、梯度化、信息化培育,著力培育一批網絡空間安全“平臺型龍頭”企業。依托高校科研資源,聯合網絡空間安全領域龍頭企業,建設網絡空間安全校企合作平臺,促進校企聯合研發與項目合作。
以量子通信網絡為亮點、以IC芯片為核心競爭力,重點推動公共安全智能終端設備創新研究,推進關鍵行業應用軟件研發。推動安全企業協同研發,通過打造安全產品生態,推動安全企業從“重產品”向“重服務”轉變,提升安全集成、安全咨詢、安全運維、安全評估以及新技術服務等安全服務能力。著力推動網絡空間安全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字城市等新行業、新技術、新場景的應用融合,賦能新技術發展,助推新應用落地。
此外,建設場景化應用示范工程,打造網絡空間安全應用樣板區。開放本地網絡空間安全應用場景,推動合肥市網絡空間安全運營中心、量子安全融合應用示范平臺、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系統等明星項目建設,樹立全國、全球應用典范,提升安全谷影響力。
今天的合肥在立足長三角之后,正全面融入全球開放體系。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已成為發展共識,這也為合肥高新區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此,合肥高新區積極融入國際產業和國家發展戰略,精心培育產業發展新優勢,構筑高端化、國際化的開放平臺體系,以此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在建設對外開放平臺方面,合肥高新區放眼世界,齊頭并進。推進自貿區申建和中德智能制造國際創新園建設,同時加快安徽(合肥)僑夢苑建設。今年上半年,洽談引進華僑華人和海外留學歸國項目17個,協議投資額達17.6億元。積極謀劃創建對外開放新平臺,加強與中東歐國家的交流,與歐僑實業簽訂合作協議,通過收購匈牙利歐華產業園,建立集倉儲、物流、保稅區、商業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大力引進新型創新平臺勢在必行。對此,合肥高新區印發了2019年深化名校名所名企合作工作方案,走訪已落戶創新平臺10余家,引進安大綠色產業研究院、中科曙光(603019)超算中心等平臺。強化孵化培育載體建設,“天翅創”眾創空間經市科協批準成為首批“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空間載體”,引進留美歸國創業團隊項目威視芯半導體。
據統計,今年1月-6月,合肥高新區企業新申請PCT 31項。開展國際高端創新資源對接,舉辦“合創匯”路演暨僑夢苑海外創新創業大賽,有13個海外項目參賽。舉辦“合創匯”路演暨合肥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聯盟成立活動,幫助8家企業對接創投機構、創業導師等資源。組織科大訊飛、淘云、讀寫科技、森漢、咪鼠等企業參加2019CES美國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大力培育國際標準、海外商標,制定對標達標實施方案,6家企業申報參加2019年對標達標行動。
近年來,合肥高新區在加強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方面碩果累累。強化外資項目引進,上半年引進Amber鋰能電池生產基地、全息網御網絡安全研發中心、速來馬(合肥)半導體、華證科技總部基地、臺灣聯發科等外資項目4個,總投資近10億元,重點在談外資項目10余個,投資額約50億元。加強對外合作,分別與仲量聯行、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委托招商業務關系、明確付費標準和比例。引進集聚各類高端人才,依托重點人才工程和招商引資項目,新增市級以上人才工程入選者67人,其中擁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16人。強化合肥國際人才城功能,凝聚英國高層次人才創業協會等海內外多家優質社會組織團體,成立合肥國際人才城創新創業人才之家。
在引導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方面,合肥高新區多措并舉,加快推進企業境外上市。提高外貿服務質量,制定《合肥高新區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實施方案(2019-2021)》,通過頂層設計,加強行業的引導,積極引進品牌服務貿易企業。組織省級、市級外貿政策申報培訓會,今年上半年新增外貿培育企業20家。參與和組織對外開放交流活動,成功舉辦第五屆中歐生命科學論壇。參與中日韓經貿合作高層次論壇、公共外交研討會、法國R+新零售峰會并對接項目資源等高水平國際會議,廣泛宣傳和推介高新區。赴德國、丹麥、荷蘭招商引資,與日本產業時報社建立合作關系。
為對接國際營商環境,合肥高新區在營造開放包容園區環境方面頻出重拳,傾心打造“開明開放”的園區生態。加快國際社區建設,編制高新區分區規劃大綱評審稿,推進“一山兩湖”景觀系統規劃編制,謀劃符合外資企業需求的制造類標準化廠房項目。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初步完成部門進駐窗口高低頻事項梳理,制作辦事指南。在辦事大廳設立領辦代辦服務專窗、“長三角一網通辦”專窗,建立領辦代辦機制,為企業重大投資項目審批提供全流程服務。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