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澎湃動力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對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進行升級改造(4 月 28 日攝) 劉軍喜攝 / 本刊
◇在花了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布局“科技”這手棋后,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成為安徽高質量發展的*大增量
1978年,安徽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廣為人知的小崗村“大包干”,另一件卻少有人知:“科學島”的前身中科院合肥分院成立。
40多年前,農村改革和科技創新的“種子”,在歷史的巧合中同時播在江淮大地。
40多年后,這個曾經為了“不挨餓”奮發改革的農業大省,率先實施國家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合肥和北京、上海、深圳一起,并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當一個省“愛”上了科技,她的人生將會如何變化?行走江淮大地,這里處處涌動著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澎湃動力。
2020年4月18日,在合肥恒爍半導體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芯片進行測試 周牧攝 / 本刊
中國*熱的地方在哪?今年5月28日,這個問題有了新答案——當天凌晨3時02分,合肥“科學島”上傳來消息,“人造太陽”實驗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1.2億攝氏度101秒和1.6億攝氏度20秒等離子體運行,向核聚變能源應用邁出重要一步。
人類能“留住光”多久?今年4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者成功將光存儲時間提升至1小時,大幅刷新8年前德國團隊創造的1分鐘的世界紀錄,向實現量子U盤乃至量子通信網邁出重要一步。
200秒=6億年?幾個月前,中國科大科研團隊研發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世界*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岳”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連續實現“*熱太陽”“*久留光”“*快算力”,每一項都在國際相關學術領域引起重大反響,每一項都將世界科技的前沿向前推進一步,每一項都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在這條路上,安徽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萌芽。1966年至1977年:中國科大、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和等離子體所等遷入。
——基礎。1978年至1984年:原國家電子部16所、38所、41所、43所分別遷建安徽,合肥成為全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創新。2006年至2015年:合肥被確定為國家首批創新型試點城市;安徽開展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工作。
——跨越。2016年至今:合肥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成功舉辦。
“安徽堅持不懈推進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出臺了20余項科技創新法律法規和重要政策,逐步構建起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卑不帐】萍紡d廳長羅平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說。
——世界*一顆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一臺商用“量子顯微鏡”、世界*快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世界*薄0.12毫米觸控玻璃等在安徽問世。
——安徽平均每天誕生約3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七成。
——今年上半年,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3%,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7.9%,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36.2%。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已成為安徽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尋求發展后勁的著力點。
疊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重大戰略,安徽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乘數效應更加彰顯,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動力更強、底氣更足。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聚焦“斷點”“卡點”,推進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擴容實施科技創新攻堅計劃,在量子信息、核聚變能源、動態存儲芯片、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領域加大攻關力度。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形成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省“五個一”創新主平臺,規劃布局以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同步輻射光源、穩態強磁場等為代表的大科學裝置集中區。
推進科技體制改革。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契機,修訂出臺《安徽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加快修訂完善《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促進條例》《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等法律法規,發揮法治引領作用。
合肥高新區的“量子大街”,密集分布著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多家企業。
“把量子技術與個人信息安全相結合,市場需求巨大?!笨拼髧芰孔蛹夹g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唐世彪說,在萬物互聯的大數據時代,量子通信產業大有可為。
在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一臺名為“本源悟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正在運行。作為業界黑馬,他們已研發出量子計算云平臺、量子測控一體機、量子編程語言……公司總經理張輝說,近期計劃推出24比特的量子計算機,與金融、醫藥等行業合作開發應用。
如今的安徽,科技創新正不斷給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充電”,新做法、新業態持續涌現。
宣城市積極融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滁州市出臺激勵政策以科技創新推動“林長制”改革,安慶市強化科技支撐助推鄉村經濟發展,黃山市積極引入滬杭科創資源建設“反向飛地”……
一邊在實驗室里“挖寶”,一邊到工業園區“挖需”,這是27歲的沈智從去年開始的新職業。
“我們的任務是把科研機構的成果和企業的需求精準對接,有點像‘做媒’。”沈智說。作為安徽首批***名技術經理人之一,他致力推動解決從實驗室到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成果定價難”等問題,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為“*一動力”的效率。
首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上,技術經理人征集來的16項成果現場競價,成交7項、總成交額680.9萬元。
“支持安徽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今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發布,明確了安徽在新發展階段的定位和目標。
“到2025年,全省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基本形成,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3萬家,國家級創新平臺超過250家,初步建成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绷_平展望未來說,在此基礎上再用10年的努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重大突破,建設高水平科技強省和創新型省份。
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趕考路上,“科技之花”必將在江淮大地繼續綻放。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