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 共助脫貧
“有了大數據平臺,即使是售往千里之外的糧食機械出了故障,我們也能幫客戶輕松解決!”7月22日,安徽省靈璧縣飛松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飛興奮地說。
當天,合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楊海東老師與飛松機械公司正式開展科技合作,幫助企業實現農用機械遠程故障診斷,使該公司生產的糧食機械實現“小問題客戶自己解決”“大問題經銷商幫助解決”,再也不會出現機器一有問題就面臨被退貨的被動局面。
這是合肥工業大學“多措并舉全面精準、扶智為先全程輻射”幫扶靈璧縣精準脫貧取得的累累碩果之一。在與靈璧縣結上扶貧對子的三年來,合肥工業大學黨委高度重視,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教育部關于扶貧工作部署,成立學校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黨委書記、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領導任副組長,與靈璧縣干部群眾心手相連,構建了“上下聯動、師生互動、創新驅動”的扶貧模式,從科技、教育、民生等各方面伸出援手,共同全力打好扶貧攻堅戰。
飛松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移動式膠帶式輸送機、扒谷機、液壓裝倉機等糧食機械為主的大型企業,年產值9000余萬。作為靈璧縣龍頭企業,公司的產品涵蓋了糧食機械、食品機械、礦山機械和倉儲設備。因糧食機械規模龐大、功能復雜,且使用者多為農民,公司經常接到客戶的致電報修。如果客戶是來自東北等地,甚至是偏遠地區,無論從人力還是物力來說,都是一項巨大的消耗。
“有時候就是一些小問題,但是使用者不清楚,就會顯得非常急躁,因某個小故障,客戶甚至會要求退貨。”張飛介紹說。
楊海東老師將通過大數據技術幫助企業實現機械遠程故障診斷,使得企業“在家”就能獲知售往全國各地機械的故障信息。小故障,企業可聯系客戶幫助其自己動手解決;大故障,企業可聯系當地經銷商告知其解決方案。機械遠程故障診斷技術將極大幫助企業提高售后服務質量,不斷提升企業知名度美譽度等。現該項目已申報安徽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產學研項目。
如何把科技人才資源轉化為推進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三年來,合肥工業大學充分發揮學校辦學70余年來形成的學科優勢,一批批專家團隊來到靈璧為經濟發展把脈問診,對企業提出的技術問題作了詳細解答,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技術難題建言獻策,大力開展科技精準扶貧工作。
2017年,靈璧縣作為全國100個縣區之一,被國務院辦公廳遴選為 “全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縣”。政務公開在靈璧的開花結果同樣離不開合肥工業大學的技術指導。學校管理學院電子政務發展研究所壽志勤老師全程參與試點縣建設,幫助靈璧縣政府設計“靈璧縣國家級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專題”網站,開展政府網站建設暨政務公開專題講座,同時對政務公開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
“沒有合肥工業大學的支持,靈璧新公交不會這么快發展起來。”靈璧縣現代公共交通運輸有限公司邱峰董事長感慨道。
在靈璧,坐公交出行對于老百姓來說曾經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從村里到縣里辦事,常常等三四個小時也不見公交車來。面對這一狀況,由合肥工業大學派出赴靈璧縣擔任掛職副縣長的李宏國,把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張衛華老師請到了靈璧,幫助設計公交線路,并親自駕車考察,反復研究公交站臺的設置。在大刀闊斧的改革后,今天的靈璧公交已經開通了11條線路,覆蓋了周邊鄉鎮,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六點,準時準點按班次發車,老百姓的出行質量大幅提升。
“有了合肥工業大學相關專家的支持,我們已經開始規劃設計靈璧公交APP,增強公交智能化,讓老百姓在手機上就能查找自己想坐的公交車。”邱峰介紹說。
行走在合肥工業大學定點幫扶點靈璧縣砂壩村,新修的道路、干凈的街道和兩側整齊的水泥樓房,訴說著砂壩村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過去房屋都是磚砌的平矮瓦房,貧困戶到了下雨天,房頂漏水,雨要是下大了,房子里的水可以沒過腳踝。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拆掉了危房,建起了高大寬敞的二層小樓。大家都說,這離不開國家精準扶貧的好政策,也離不開合肥工業大學的全力幫扶。”指著村路旁的一處三層樓房,砂壩村黨支部書記徐榮蘭書記介紹說。
這棟樓房的主人叫李文昌,去年剛剛脫貧。李文昌剛出生不久就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并喪失了勞動能力,貧困致使他直到40歲才娶上媳婦,生兒育女。雖然曾經一直為生計發愁,但李文昌卻一直堅信“再窮不能窮教育”,靠著給村民做點衣服,李文昌將兒女含辛茹苦撫養長大,現在兩名兒子也都已大學畢業。“現在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政府也幫助我脫貧,給予我殘疾補助和低保,減輕我生活上的壓力,家里的日子自然越過越好。”
而更讓李文昌高興的是,每逢周末,合工大的大學生都會來到砂壩小學進行支教。“孩子們在這些大學生的關愛下,享受到了以前不敢想象的教育資源,這樣才有可能徹底改變窮苦的命運。”
“我們學院在砂壩村砂壩小學設立了一個‘大學生義務家教服務’基地,每個周末都會有4名志愿者從學校出發,歷經5個小時車程,前往砂壩小學開展愛心支教。”合肥工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2015級本科生洪曉梅介紹說:“至今,已有200多人次志愿者參加支教活動。我們都很非常珍惜這些支教經歷,與孩子們在一起也很開心。”
教育事業是靈璧發展的重中之重,但在過去,靈璧教育存在著資源嚴重分配不均,優秀的教育資源集中在少數學校手里的現象,城區入學難的問題尤為嚴重。針對這一難題,李宏國花了20多天時間,在縣城、鄉鎮走訪各個學校。不久之后,由李宏國牽頭起草的《靈璧縣2017年教育改革意見》正式頒布,開啟了靈璧教育的新篇章。中小學集團化管理、就近劃片學區、禁止跨學區擇校等一系列舉措,有效緩解了入學難的問題,同時利用靈璧實驗小學、靈璧一中、靈璧中學優秀的教育資源,帶動縣城其它中小學的發展。未來靈璧縣的義務教育將實現均衡化、集團化、制度化、信息化。
2014年,砂壩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0戶462人,貧困發生率達到11.4。因病致貧、因災致貧、因殘致貧是砂壩村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短短三年后,全村已經有37戶121人經過安徽省第三方評估,達到了脫貧條件;村集體經濟從2015年的0元增加到現在的8萬元。
“黃灣鎮在脫貧道路上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合肥工業大學的傾力幫助。”黃灣鎮副鎮長郭亮介紹說。近年來,合工大共捐資28萬元幫助黃灣鎮修建蔬菜大棚,同時今年又捐資30萬幫助黃灣鎮發展特色產業。
在由合肥工業大學援建的砂壩村村部,徐榮蘭介紹說,合工大自從定點幫扶砂壩村以來,先后派出兩位干部擔任砂壩村的。2017年,學校捐贈了5.5萬元,為村里購置了兩輛垃圾車,修建了兩個沖水式廁所,還在砂壩小學門前做了路面硬化,讓接送孩子的家長停車更方便,并且村部里的空調、桌椅、村里的蔬菜大棚、衛生室也都是合工大資助的建設的。
同時,學校面向靈璧縣開展了 “食堂定點采購”活動,多次向靈璧企業達園油長、康美達面粉廠采購食用油和面粉。在校內專門開設了貧困縣農產品“定點采購”教工服務點,向學校教職工原價售賣來自靈璧縣砂壩村的農產品。通過食堂定點集中采購、教工自愿購買等方式,拓寬了靈璧縣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帶動了企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合肥工業大學兩次組織醫護人員到砂壩村開展大型義診活動,并為村醫療室捐助了部分醫療器械,用以改善當地醫療室的就診條件。
2017年冬天,在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學校組織了以“歡慶十九大、攜手奔小康”為主題的赴靈璧縣黃灣鎮砂壩村扶貧慰問演出,80余名師生自編、自導、自演,傾情演出兩個多小時,為當地村民送上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百姓脫貧致富的斗志,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受到當地政府、群眾所熱烈歡迎,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合肥工業大學定點扶貧靈璧縣砂壩村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受到各級政府和當地民眾的充分肯定與普遍贊譽,產生了積極廣泛的社會影響。中國新聞社、安徽日報等多家媒體都對此做了系列報道。
“有了合工大的傾力相助,咱們村有信心今年就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談起未來,徐榮蘭信心十足。

產業招商/廠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機:13524678515;?13524678515;?13524678515?
請說明您的需求、用途、稅收、公司、聯系人、手機號,以便快速幫您對接資源。?
長按/掃一掃加葛毅明的微信號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